樣的。兒子問:“那為什么我在家里看見我們家的房子不是長得這個樣子呢?”我說:“那是因為你在房子里面,不能很好地看清它到底是什么樣呀。”
趁熱打鐵,回家后連忙開始教他蘇東坡的《題西林壁》。教完后問他:“為什么這個廬山會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呢?”兒子一下子就明白了,說:“這個和寶寶家一樣的,在寶寶家里看我們家不像灰禿禿的房子。”雖然表達的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他已經(jīng)真的懂了,而且已經(jīng)會用了。
不阻止寶寶的胡亂拼接
在掌握了若干首古詩之后,寶寶便會胡亂拼接詩句了。把這句加到那首詩里,又把那句換到這首詩里,樂此不疲。父母們對于這種行為往往會斥責(zé)寶寶不好好背,存心搗蛋。我倒是覺得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會胡亂拼接詩句,這說明寶寶至少已經(jīng)理解了這些句子的部分意思,并且在試著摸索詩的門道了。爸媽非但不應(yīng)該斥責(zé)他們,更要幫助他們拼好接好。
記得兒子第一次亂拼出來的詩句是這樣的:“日照香廬生紫煙,草色遙看近卻無。”我細想之下明白了,小人兒是因為第二句原文里也有一個“遙看”,所以把《早春》給拉過來了。雖然除了字數(shù)相符之外全無章法可言,但我還是表揚了他,同時提出“這個讀上去好像不大好聽,有點怪怪的。”我的本意是說他沒有押韻,只是對寶寶而言,“韻”這種字太難理解了,所以我用了一個“不好聽”來表達。經(jīng)過母子兩個的切磋,最后這首詩被改成了“日照香廬生紫煙,草色遙看掛前川”。
有了第一次的經(jīng)歷之后,兒子拼接古詩的勁頭更大了。最近他拼出來的詩歌連我都為之叫好:“兩個黃鸝鳴翠柳,月落烏啼霜滿天。窗含西嶺千秋雪,夜半鐘聲到客船。”
不要阻止寶寶的“胡拼亂湊”,對古詩的胡拼亂湊其實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寶寶在這樣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既學(xué)會了靈活運用詩句,又逐步掌握了詩歌的特征與技巧,何樂而不為呢?
最后,和寶寶一起背唐詩,除了能打好寶寶的語文基礎(chǔ),提升語言智能,爸媽與寶寶一起“吟詩作對”也是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