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件寂寞、直指內心的事。
若不是因為喜歡寫,誰會枯坐對著白紙或電腦字斟句酌煎熬腦汁?寫作又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它比口頭語言更接近你的內心表達。只有寫作,才有對詞句自由裁量的空間與時間。
寫作有一種遮蔽性。正因有了自由裁量的空間,在人主觀意識對語言環(huán)境的敏感反應下,最真實的表達意圖反而被“耽誤”了。最真實的表達意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表達沖動。
我的寫作沖動始于7歲那年的夏天。寫下第一首歪詩,古體、七言,不知所云。寫在父親送的小本子上。那時,家庭所有成員作為讀者,應該是忍笑忍得臉發(fā)綠吧。不過,他們當我的面除了臉皮有些抽搐,倒沒笑得讓我勇氣盡失。
寫作沖動是表達沖動的第二意識,第一意識其實是語言沖動。正如孩子三歲之后,開始喜歡“胡言亂語”。我的經驗是,這時候,千萬別糾正他。
保護孩子的“表達沖動”
■寫好作文,最重要的是保護孩子表達沖動
■兒童比成人更擅長聯(lián)想得多
■聯(lián)想給文字帶來溫度,是一切比喻修辭手法的基礎
人們的觀點,通常都從自身經驗出發(fā)。那么我自身的經驗是,要想寫好作文,先保護孩子表達的“沖動”。那是他觀察社會與自然最真實的觀感。
兒子踢踢3歲左右,說話流暢之后,對話的邏輯是這樣的:
A、
踢踢:“我要多吃飯,長高高,然后就可以捅蝸牛了。”
媽媽:“為什么要捅蝸牛?”
踢踢:“因為蝸牛爬高高。”
B、
踢踢午睡醒后,踢掉被子,蹲在床上,雙手托腮。
媽媽:“你在做什么?”
踢踢:“你沒看到嗎,我從被子里長出來了,還開出一朵花。”
有的媽媽會直接回應A說:不許捅蝸牛;貞狟說:你又不是植物怎么能開花?
我的回應是,A:你可以和蝸牛一起玩看看誰更高的游戲。B:小樹苗需要喝水,你也喝點兒吧。
三、四歲小兒最善聯(lián)想。如何將西紅柿與太陽扯到一起?成年人都知道那是通過顏色與形狀的聯(lián)想,有意識的思維活動中所有的觀點都是井然有序的。
這些聯(lián)想在幼兒的腦袋中自然而然,毫不牽強。成年人卻因為看到了太多事理與邏輯,或太喜歡看表象背后的脈絡,反而不會/不愿意再去聯(lián)想了。
聯(lián)想給文字帶來溫度,是一切比喻修辭手法的基礎。
1748年出版的《人類理解研究》一書中,蘇格蘭哲學家大衛(wèi)
·休謨把聯(lián)想原則縮減為三個:相似性、時空相接以及因果關系。
幼兒能看到比成人更多的相似性,卻不如成人能理解因果關系。
想寫好作文,先做一個懂得說話,有表達欲望的人。
用細節(jié)勾勒生活
■多問“然后呢”,從口頭表達開始訓練
■突破流水賬,讓孩子理解世界的趣味性
■欲要寫好文章,先做一個有趣的人
我和兒子每日散步時光只有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之中,我們會聊各種事:幼兒園的午飯是什么顏色的?和小朋友們玩了哪些游戲?今天分區(qū)活動哪一個小朋友和你一個組呢?老師今天穿裙子還是褲子,心情好嗎?
踢踢會選擇性地回答,偶爾回憶一些細節(jié),比如會說到:“XX小朋友生日,送了蛋糕和玩具給我們,我接到禮物有說謝謝呢。”
聽故事要問:然后呢?我經常問兒子,然后呢?然后,他就會按照自己記得的時間脈絡,給我復述當日的故事。
有時候會說:“然后我就吃了蛋糕。”有時候會說:“然后,我們吹蠟燭、唱生日歌祝愿他早點考上大學。”
4歲的踢踢,可以完整地把他當日的活動講述出來,雖然有些記得不太準。這些口頭表達,整理下來其實就是一篇流水賬。
說到流水賬,這可能是我們這代人都寫過的假期作文文體。每年假期,語文老師會布置假期作業(yè),寫日記/記流水賬式是必然的一項。
之所以把假期日記寫成流水賬,大半是因為我們對當日的事情并無深刻印象,或沒有學會去回憶并理解當日那些舉動的意義。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過的是挺沒有意識的。不回想的情況下,這樣一日一日過去,我們其實是自己的陌生人。
心理學家蒂莫西.威爾遜就曾寫過一本書《我們是自己的陌生人》,書中提到,高效適應性潛意識幫助我們度過每一瞬間,但我們往往并不因此認識自己,假設不思考的話。
和孩子聊日常生活,在他自己的想象空間,增加一些有趣的觀察角度,會幫助孩子增添理解世界的趣味性。
富有幽默感的父母,教出的孩子也會有富有幽默地表達。一個腰腹自帶救生圈的爸爸,被孩子問起來:“你的肚子那么大,里面裝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