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孩子,使孩子一時表面服從,心里反感,甚至也學著以打罵對待別人。用這種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養(yǎng)成自卑、膽小、孤僻、撒謊等不正常的性格。
其實,生活中孩子遭遇打罵主要不是孩子該不該受罰,而是有些父母認為這種方法簡單方便、見效快。孩子回來晚了,把水潑在地上了,作業(yè)做錯了,考試考砸了,上課沒注意聽講,都可能被父母打罵一頓。
調(diào)查顯示,有 12%~18% 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常常使用“打一頓”的方法。相信“打一頓”管用的,農(nóng)村高于城市,爸爸高于媽媽。甚至有時打孩子和偶爾打孩子的比例更高。在某小學三年級一個班,全班43人,只有一個學生沒有挨過打。
盡管有的教育工作者這樣說:“打孩子不能提倡,但如果‘會打’(指時機、輕重適當),也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還往往舉出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打?qū)W生的例子作證明。但是,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它會助長那些打孩子的父母繼續(xù)濫施懲罰,使打孩子的行為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本來不打孩子的父母也可能受這種觀點的影響想試一試打的作用,走入誤區(qū)。
那么,為什么打孩子的現(xiàn)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呢?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受傳統(tǒng)教養(yǎng)觀念的影響。不可否認,傳統(tǒng)的教養(yǎng)觀念對許多為人父母者仍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罵是愛,氣極了,拿腳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因為在傳統(tǒng)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guān)系就是上對下,沒有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
二是有些父母自己小時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罵,于是在教育自己孩子時繼承了上一輩的“光榮”傳統(tǒng)。盡管他們也深知被父母打罵的滋味,心里也會產(chǎn)生怨恨、反抗,但畢竟自己已長大成人了,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把打罵當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種順理成章的措施。
三是有些父母覺得教育孩子是個“苦差”,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一旦孩子犯了錯誤有了問題,就直接動棍棒,特別是脾氣暴躁的父母更會容易這樣做。
四是父母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有的父母自己不成功,在社會生活中相對失落,往往會把全盤控制孩子作為一種逃避和滿足,甚至把自己在社會中的壓力轉(zhuǎn)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等。
也許有的父母打孩子,是出于一時沖動,但是,也會造成不良的后果。
吃過晚飯后,齊齊和爸爸一起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剛開始他們在看雙方都喜歡的晚會節(jié)目,但當晚會結(jié)束時,爸爸想看球賽轉(zhuǎn)播,齊齊想看動畫片,于是父子間的沖突開始了。齊齊跳下沙發(fā)把遙控器搶在手里,立即把頻道調(diào)到他熟悉的少兒節(jié)目上。爸爸覺得自己的權(quán)威受到了兒子的挑戰(zhàn),一伸手就把遙控器從兒子手里奪了過來,隨即把頻道換到了他想看的體育頻道。齊齊看到爸爸調(diào)換了頻道,不讓他看動畫片,大哭了起來。爸爸被吵得不耐煩,同時覺得兒子用哭聲抗議老子的行為,應該受到教訓,所以,爸爸站起來一邊打齊齊,一邊把他拉進洗手間關(guān)起來,嘴里還罵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齊齊的媽媽也附和著說:“就是,不聽話就該打,不打不成才。”
結(jié)果,從那以后,齊齊變得膽小、懦弱,再也不敢和爸爸搶著看電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