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上天賜予我們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我們都應該無條件全部接受。性情是很難改變的,這是成人的共識。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們都學會了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性情的人,為什么不能運用這些人際關系中的規(guī)律來對待自己的孩子呢?
干擾因素3:身心俱疲的父母
想想我們通常會在什么情況下對孩子失去耐心,大發(fā)脾氣?相信多數(shù)父母的回答是:最累的時候。是啊,倘若拖著身心俱疲的身體下班回到家,卻要面對無法無天的小魔頭,誰還會有好脾氣?
人在壓力之下是不會有好心情的,而孩子就是那個最容易撞到槍口上的人。他們單純的心靈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他們是最“自私”的,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媽媽回家了,就得陪我玩”,這是他們理所當然的邏輯?扇绻⒆优瘟艘惶,迎回來的總是一個不耐煩的媽媽,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傷害;而媽媽也總是心懷愧疚,這樣的親子關系一定會出問題。
抗干擾法——分解壓力
職業(yè)女性必然要面對家庭與事業(yè)的兩難命題。接受這個現(xiàn)實,然后想辦法分解自己的壓力,才能使生活保持相對平衡。
一般家庭,都會有人來幫助年輕父母帶孩子,或者是父母親戚,或者是保姆月嫂,所以,媽媽要明確自己的家庭定位和母親的職責。雖然直接照顧孩子對于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很重要,但在客觀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所有吃喝拉撒的瑣事都可以交給別人去做,媽媽就是那個給孩子愛撫、陪他游戲的人。讓孩子想起媽媽就覺得快樂,和媽媽在一起是一天中最盼望最快樂的時光,這樣的母親就是稱職的。
每個人都可以安排自己的人生。當我認為必須親自撫養(yǎng)兒子時,我辭職了。有人說我這樣做不值得,可我并沒有感到這是一種犧牲,相反,我相信上大學時老師的一句話:“你在孩子最初的三年里付出了,以后就會輕松三十年。”而且,我也會安排好自己以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