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家長們開始覺得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于是開始對孩子大量早期的額外教育投資,并且很快蔚然成風。音樂、繪畫、電腦、書法、英語……都是孩子們要學習的技能。
很多孩子除了一周五天的學習生活外,晚上則要練鋼琴、背古詩,周末還得去英語班、繪畫班或者鋼琴班。家長們惟恐孩子在無憂無慮的自由玩耍中耽誤了成長。
雖然有識之士意識到這在一定程度可能是對孩子的扭曲,可是你不投資,別人在投資,一種潛在的擔心孩子今后“無法立足社會”的恐慌,使他們違心地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樂趣。
相比較,美國在這方面則更注重個體是否擁有特殊的經(jīng)歷,即注重在各種社會生活過程中所獲得的體驗與經(jīng)驗,以及從中所發(fā)展的綜合智慧與綜合素質(zhì)。譬如,美國哈佛大學的入學錄取標準,除了考慮各項考試成績外,還參考很多學業(yè)以外的能力或經(jīng)歷。在此,學生們施展自己才華的領域是無限制的,無論是會彈吉他,還是會跆拳道,無論是當啦啦隊的指揮,還是參加選美比賽,乃至參加各種社會服務性質(zhì)的義工,甚至隨父母逃難的移民經(jīng)歷,都可以作為表現(xiàn)自己能力與智慧的證明。
那么,家長該怎樣做才能使教育投資有回報價值,同時孩子也可以接受的呢?
⊙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和潛力所在。在生活中,為他們提供更多方面的接觸藝術活動的機會,觀察判斷出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天賦所在,然后為其提供進一步學習發(fā)展的機會。
⊙家長不做虛榮的比較。能學習自己有興趣的項目,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看見別人學什么就讓自己的孩子學什么,也不要自己想讓孩子學什么就朝那個方向硬逼。
⊙家長一定要端正培養(yǎng)孩子的思想目的。不要確定過高的期望值,不要逼孩子參加各類藝術教育的等級考試,使得孩子視之為畏途,享受不到藝術本身為其帶來的快樂,最終導致興趣全無,甚至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厭惡心理,由此導致孩子得上了智力“厭食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