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干燥、寒冷,加之供暖后,室內外溫度差距較大,年幼的孩子很容易感冒和患呼吸道疾病。在各大醫(yī)院兒科門診,因感冒就診的孩子比平時增加了1倍以上,“這個季節(jié)也是考驗父母護理寶寶的能力。”最容易導致感冒的原因是抵抗力差、容易出汗、空氣干燥,現(xiàn)在家中暖氣熱,對寶寶的護理則要更上心。
室內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2℃
很多父母認為,冬季外面氣溫很低,害怕寶寶受冷感冒,所以給寶寶穿上厚厚的衣服,里三層外三層,如同包了個大粽子,“嬰幼兒代謝旺盛,體溫相對成人偏高,會走路的寶寶更是好動不好靜,穿得過多不能很好地進行熱交換,這樣不但影響了寶寶的身體活動,同時多余的熱量容易引起孩子傷熱,甚至有可能使寶寶出汗,反而更容易感冒。” 游文平說,在寶寶的穿衣上,比成人多一件衣服即可,如果孩子前胸后背出汗了,則要減衣;如果摸手覺得冰冷,前胸后背也不暖就要馬上加衣。
在睡覺時,盡量少穿,最好只穿一件薄薄的棉質內衣和一條內褲就可以了,穿厚衣服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導致寶寶全身的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放松,很難進入熟睡狀態(tài),這樣也會妨礙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
“室內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2℃,濕度保持在55%左右,對孩子睡眠有幫助。”游文平說,空氣干燥的時候,鼻腔黏膜中起到保護作用的分泌物減少了,更容易被細菌和病毒入侵,也就更容易感冒。所以既要保證室內溫度,也要做好通風,勤搞衛(wèi)生,增加空氣濕度。游文平建議,給寶寶洗澡時,室溫應在24℃-30℃,水溫在38℃-40℃,水溫過高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干燥程度。
水果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要從多個方面引起重視。室內溫度過高,會導致寶寶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孩子的煩躁和不安,每天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在飲食搭配上,很多父母認為,冬季寶寶需要補充更多熱量才能夠抵御寒冷,會給寶寶一次或多次超量喂食,這樣反而容易給腸胃造成負擔,容易因消化不良引發(fā)腹瀉。“孩子冬季飲食,適度即可,避免貪求多快,應當膳食結構均衡,且注重充分咀嚼。”也有父母認為,水果可以補充豐富的維生素C,也可以補充一定的水分,因而給孩子每天吃各種各樣的水果。“其實,吃水果也要有個度,如橘子性溫,多吃易上火,并且橘子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而寶寶的肝功能不健全,攝入過多的胡蘿卜素會導致寶寶皮膚發(fā)黃、嘔吐、全身乏力等癥狀。”游文平建議,周歲內的小寶寶,可適量喂食橘子汁;2-3歲的寶寶每天吃1-2個橘子,也能滿足寶寶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注意,橘子不能與牛奶同食,飯前或空腹也不要吃橘子。
冬季氣候干燥,有些孩子不喜歡喝水,家長們會變著法子補水,如榨鮮果汁,喂糖開水等,這樣從口感上容易讓寶寶接受,但實際上對寶寶的腸胃、牙齒健康都不利,也會影響食欲。如果是鮮果汁,一定要加水稀釋。但無論什么季節(jié),白開水都是寶寶最佳的解渴“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