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有沒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難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 01 ·
孩子為什么會情緒失控?
情緒的英文是Emotion,有種解釋是Emotion= Energy in Motion,即情緒是流動的能量。
管理情緒,并非壓制它,而是需要給予出口,讓它流動起來。
孩子對情緒的認識、表達,還處在懵懵懂懂的階段。
他們大喊大叫、摔東西、發(fā)脾氣,都是在用直接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情緒本身,其實,是有輕重之分的。
如果把它比喻為一個情緒溫度表,溫度越高,等級也越高,情緒便越激烈。
不同的情緒等級,還有著不同的身體語言信號。
0-60度,屬于輕度的情緒波動,例如不耐煩、說話沒好氣等;
60-90度,屬于中度情緒,有比較明顯的生氣,會大喊大叫、扔東西、摔門、挑釁父母等;
90-100度,屬于極度的情緒爆發(fā),往往伴隨著孩子竭斯底里的尖叫大哭、惡語毒言的詛咒,甚至拳腳相加的行為。
如果我們能比壞脾氣早一步,及時察覺到孩子的情緒溫度,在達到爆發(fā)區(qū)之前就積極介入,那么,很多時候,也許就能避免孩子的情緒,發(fā)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02 ·
父母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發(fā)脾氣?
《正面管教》里一個挺形象的理論——″掌心大腦″,清晰又簡單地演示了當情緒來臨的時候,大腦是如何喪失理智的。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拳頭,大拇指是最可怕的情緒怪獸,另外四個指頭是″大腦蓋子″。
當我們平靜時,大拇指放在手心里握成拳頭,″大腦蓋子″是合上的,情緒怪獸也就被關在里面。
而當我們發(fā)脾氣,與人發(fā)生沖突時,情緒開關被觸碰,四個指頭一張開就打開了″大腦蓋子″,情緒怪獸瞬間上身。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和認同,他們就能平靜下來。但僅僅認同情緒還不夠。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Ta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Ta困擾的事情。
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
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 03 ·
細數(shù)9個溝通案例,養(yǎng)成孩子高情商
在孩子鬧脾氣時,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
下面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值得所有父母思考,一起來看看吧。
1. 當孩子發(fā)脾氣扔東西時
ד不要再亂扔東西了!”
√“你扔這些玩具,我會以為你不喜歡和它們玩了。是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當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越說什么我偏不要做什么。
不如換個角度來跟他們說話,告訴他們″你正在做什么,這個行為無法表達你想說的意思。″
2. 當孩子生氣動手打人時
ד你再打人試試!”
√“你生氣、你憤怒都是很正常,但是打人就不對了。”
我們要明確一點:情緒是沒有錯的,錯的是表達方式。
打人、踢人這種傷害他人、傷害自己都是不被允許的,拿別的東西出氣更不是解決憤怒最好的方式。
3. 當孩子做錯事需要受到懲罰時
ד夠了,你到那邊站著,沒我允許不能出來。”
√“我們可以找個地方冷靜下來。”
這種計時類的懲罰,只會讓孩子的憤怒再度升級。
對孩子來說,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比無意義的懲罰更重要。
4. 當孩子跟父母對著干時
ד現(xiàn)在就給我去刷牙/吃飯/睡覺!”
√“你想要先給小兔子刷牙,還是先給自己刷牙?”
對孩子來說,發(fā)脾氣是他們想要掌握主動權的方式之一,當他們想要獨立就會發(fā)脾氣。
這時候父母就要用一些小技巧,給孩子一個巧妙的選擇:不讓他們選擇做或者不做,而是選擇什么時候做,或者以什么方式做。
5. 當孩子聽不進你的話時
ד跟你說那么多遍,你到底有沒有聽進去?”
√“我說一遍,然后你小小聲地在我耳邊重復一遍,這樣我就知道你有沒有聽進去了。”
用不同的音量說話,孩子會因為很好玩記住這件事。重復一遍,還能起到鞏固的效果。
越是大聲地吼他們,他們越不容易聽進去。
6. 當孩子無心學習時
ד不要走神,集中注意力。”
√“這個很難是嗎?那我們先休息17分鐘,再回來。”
根據(jù)研究生產(chǎn)力的公式,休息17分鐘效果是最佳的。
中場休息時間能幫助孩子從重壓的環(huán)境中抽離出來,集中精神,重新再來。
在孩子平時做作業(yè)、彈鋼琴或者練習時,都可以用這個方式找回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