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期進行宮內教育,即讓未出生的胎兒接受啟蒙教育,稱為胎教。胎教包括音樂胎教、意念胎教、運動胎教等。
5個月左右的胎兒聽覺器官及其神經的分布已基本完成,開始具有聽覺、視覺、觸覺以至味覺功能,這時可經常播放節(jié)奏明朗而輕快的音樂,促進胎兒感官功能的發(fā)育。人類第 1次聽到節(jié)奏聲便是胎兒期聽到的母親的心跳聲,如果音樂的節(jié)律超過人的正常心律(每分鐘70-80次),就會產生緊張懼怕的心理反應;倘若低于正常心律,又會使胎兒感到很不安寧,只有音樂的節(jié)律和人的正常心律相一致時,才會使胎兒感到輕松愉快。由于音樂兼有心理及物理作用,所以“音樂胎教”甚為流行。然而,應注意根據(jù)各人的愛好及音樂原理,編排不同的樂曲。
懷孕6個月左右,可以給胎兒取乳名,并經常呼喚,與之聊天談心,使之牢記在腦中,嬰兒出生后聽到多親呼喚,便會有一種安全感,容易適應脫離母體后的陌生環(huán)境,對嬰兒智能發(fā)育十分有利。
懷孕6個月后,在母親的腹部已能摸到胎兒的頭部、軀干和四肢,這時 可以經常撫摸或輕輕拍打胎兒,與胎兒“玩!保蛊湓谧訉m內“散步”,進 行體育鍛煉,以利于出生后肌肉的發(fā)育。但這些活動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不能過度,以免發(fā)生臍帶纏繞等意外事故。
孕婦還應充分注意合理營養(yǎng),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并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保持樂觀的情緒。同時,不要觀看惡性、丑性、劣性東西,不看描述神秘鬼怪、戰(zhàn)爭暴力的電視片,因為這類片子會使母親產生吃驚、恐怖、憎恨心理,胎兒也會害怕,從而拒絕母親傳遞給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