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教育部印發(fā)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日前,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
問:近日,教育部印發(fā)了《指南》,請您談談制定《指南》的背景和意義。
答: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齡前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時期,科學的學前教育對人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育規(guī)劃綱要確定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目標,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學前教育"國十條"),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發(fā)展學前教育的重大舉措,各地以縣為單位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學前教育改革發(fā)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
在學前教育跨越式發(fā)展的歷史新階段,研究制定《指南》,是貫徹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和學前教育"國十條"的重要舉措。教育規(guī)劃綱要明確提出: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國十條"明確要求"國家頒布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南》的印發(fā)對于有效轉變公眾的教育觀念,提高廣大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全面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問:據了解,《指南》的研制工作經歷了幾年的時間,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指南》的研制過程?
答:《指南》的研制工作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是文獻研究。
從2006年起,參與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遍及全球"項目,與40個發(fā)展中國家同步啟動研發(fā)工作。借助這一國際交流平臺,專家組分析比較了美、英、德、法等13個國家早期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標準)的文本結構和內容框架,并先后多次邀請國際知名專家來華交流。同時,認真總結了有關國內經驗,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關幼兒發(fā)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進行了全面梳理。
二是效度檢驗。
專家組利用兩年的時間對《指南》初稿進行了嚴格的內容效度和年齡效度檢驗。內容效度檢驗廣泛征求了100多位學前教育、兒童心理領域專家及120名有實踐經驗的幼兒園園長、教師和家長的意見,目的是檢驗《指南》的內容是否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主要方面。年齡效度檢驗先后在全國東中西部抽取6個。▍^(qū)),30個縣(區(qū))的4、5、6足歲幼兒各1200名,共3600名幼兒及其家長作為測查對象,目的是確定《指南》中各年齡段目標的難易程度是否恰當。
三是三次集中征求意見。
先后兩次面向各省(區(qū)、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師范院校征求意見。今年5月-6月,在教育部門戶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各大媒體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連續(xù)多日展開廣泛討論,百度搜索以《指南》為詞條的查詢量在上網一周內達到4010萬次,社會各界反響強烈。教育部收到郵件和書面反饋意見200余份,整體上看,《指南》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肯定,普遍認為《指南》的針對性、時效性、操作性強,不僅對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也對轉變廣大家長的教育觀念,提高科學育兒能力,引導輿論宣傳提供了權威性的指導資料。
四是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審議。
今年7月,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成立并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對《指南》進行了審議,一致認為《指南》內容科學準確、系統(tǒng)全面,有關建議針對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區(qū),有較強的前瞻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問:請您介紹一下《指南》的基本框架。
答:《指南》從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fā)展,分別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學習與發(fā)展目標,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fā)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個目標。二是教育建議,根據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目標,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qū),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同時也指出了錯誤做法對幼兒終身發(fā)展的危害,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共87條教育建議。
問:《指南》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時,很多家長非常關注語言領域和科學領域,請您簡要介紹這兩個領域的主要內容。
答:語言領域從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個方面,提出6個目標。強調語言領域重點在于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交流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以及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強調要積極為幼兒提供與同伴和成人交流的機會,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強調要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萌發(fā)幼兒對文字的興趣,反對通過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過早識字。
科學領域從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個方面,提出6個目標。強調幼兒的科學學習應注重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培養(yǎng)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的數學學習應注重在生活和游戲中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初步理解數量關系、形狀與空間關系,培養(yǎng)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強調成人要善于發(fā)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注重探究過程,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反對提前學習小學教育內容,反對強化訓練某些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