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關愛學生的事跡是十分感人的。在他的心中,小朋友居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常常懷著虔誠的心,注視著他們。他們的苦難,就是他的苦難,他們的進步,就是他的進步。他們的創(chuàng)造,就是他的創(chuàng)造。他與小朋友們心靈息息相通,休戚與共。他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們的身上。
陶行知對學生的關愛是那樣的博大而深沉,執(zhí)著而持久。郭沫若說,陶行知是中國的裴斯泰洛齊。大概是從他們都關愛學生這一點作的比較吧!陶行知關愛學生,不僅僅出于教師職業(yè)道德應有的修養(yǎng),他是從民族的命運、國家的前途這一歷史高度來關愛學生的。他認為,惟認識學生,乃能把握民族之將來。在他看來,青年是推進社會之動力,是創(chuàng)造時代之先鋒。“青年為國家之命脈”。他大聲疾呼:青年人是最重要的人,愛護青年是最重要的事。他把民族的希望、國家的命運寄托在青年身上。他從自身經(jīng)歷感受到:“中國學生不但是先鋒,而且是先覺。”他說,他之所以加入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多半是受了學生運動之影響。
愛的基礎是理解和尊重每一個孩子,教師對于孩子的熱愛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礎之上的.每個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個體,而教師熱愛孩子必須從認識和理解他們開始.每個孩子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個性,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學習基礎,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能力;既使是同一個孩子也會因年齡、情緒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呈現(xiàn)出差異.如果我們不去探入了解孩子的身上各種細節(jié),不去了解孩子之間的細微差別,僅憑對孩子的一知半解、道聽途說去關心孩子,其結果只是是一事無成,有時甚至于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教育家烏申斯基: “如果教育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也從各方面去了解人.”因此說,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有對孩子的真正愛,更談不上對他們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陶行知 先生的精神如一盞明燈伴我一路同行,時時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刻苦鉆研業(yè)務知識,做到政治業(yè)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zh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