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老師,這本書破了,我不要。““老師,這本書的圖畫沒了,我不要壞的小書。”每次組織幼兒集體看書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xiàn)。不是封面破了,就是書上漂亮的小動物被撕掉了,總是會聽到幼兒各種嚷嚷的聲音。每次看完書收回來總是會發(fā)現(xiàn)小書又被撕壞了不少,盡管我為此想了許多辦法,整天在孩子面前提醒:在看書的時候一定要愛護好圖書,不能撕書,不能在書上亂畫啊,有時候還會批評個別撕書的幼兒……可效果并不明顯,也并沒有阻止孩子們撕書毀書現(xiàn)象的發(fā)生。每每看書的時候,還是不斷地聽到:老師,我不要壞的小書!
案例分析:這是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的。雖然撕書在成人看起來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在她們看來卻是一種探索,她們對任何事物都有著很高的好奇心,希望了解周圍的世界,作為老師首先應(yīng)該原諒她們的這種“破壞行為”。
小班孩子會撕書,是因為他在享受撕裂的經(jīng)驗,對愛護圖書還沒有建立起一定的意識。有的孩子還可能是由于不會翻書而“不小心”將書撕破,并不是故意去為之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yīng)該嘗試走進(jìn)幼兒的心理世界去了解幼兒的真實需要,并給予幼兒合理的幫助和指導(dǎo)。
案例措施:
一.形象生動地灌輸給幼兒要愛惜圖書的道理,讓孩子們在頭腦中有個明確的認(rèn)識。
二.通過壞境的改變,協(xié)助預(yù)防撕書行為發(fā)生,使圖書具有吸引力和舒服的感覺,使幼兒覺得看書比撕書好。出現(xiàn)再次撕書行為時有意忽略它,不要馬上制止,幾分鐘后在對其進(jìn)行教育。有一次,當(dāng)孩子們開始嚷嚷不要壞的小書時,我問他們“咦,你怎么會拿到壞的小書呢,這些小書都只有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在看的,不知道是哪個小朋友給撕壞的。”這時候孩子們都不說話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意識到了是自己平時不愛護圖書才會拿到壞的小書,我趁機對他們進(jìn)行教育,隨后還專門組織了對圖書進(jìn)行“修補手術(shù)”的活動。這以后,孩子們破壞圖書的現(xiàn)象少了。我們班的書不再象以前破得那么快了,而且孩子們看完后會把圖書輕輕放在小書架上。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撕書,還提醒他要愛護圖書。這時候再以輕松親和的態(tài)度和幼兒說話,并給與表揚,“我們的圖書都很完整,別的小朋友就可以再看了。我們大家也都不會再拿到壞的小書了。”效果非常的好。
三.另外我還故意選擇被孩子撕壞的圖書給他們講故事,當(dāng)講到“三只小豬”中小白豬被大灰狼追的時候,沒有了,孩子們都很著急,這時趁機對孩子進(jìn)行愛護圖書的教育,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告訴我說,要愛護圖書,不能再撕書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