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跳繩這一技能是每個大班孩子必須掌握的一項動作技能。經(jīng)過將近一年的學習,在我的發(fā)現(xiàn)和記錄中有90﹪的孩子已經(jīng)能在一分鐘內(nèi)跳60下以上,一次性能跳20下以上,而還有六七個孩子的跳繩情況讓我萬分著急與無奈,在他們身上我運用了無數(shù)的教學策略,有獎勵、有家園配合等等,能想的都想了,能用的都用了,還是不奏效,經(jīng)?吹剿麄冏谝慌阅弥K子聊天,老師看到他們了就裝模作樣的跳幾下,趁老師沒看見又“回歸”到原狀態(tài)。幼兒的跳繩能力簡直就是相差懸殊。
六月份到了,年級組的“跳繩冠軍爭奪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如果不將這些孩子的跳繩成績提高,將會拖整個班級的“后腿”,因此,提高他們的跳繩能力是迫在眉睫,這也成為我教學之后經(jīng)常思考的一個問題。一天,在撰寫“師徒結對月工作指導表”時突然給予我一次靈感,何不不將“師徒結對”運用到跳繩中呢?再接下來的跳繩活動中我立馬嘗試了起來。
案例描述:
記得周一上午晨間活動時間是玩繩,我便將孩子叫到一旁,對孩子們說:“今天我請小朋友來玩師徒結對的游戲,會跳的孩子去找一個不會跳的孩子,不會跳的孩子找一個會跳的孩子,并且?guī)煾狄撠煱淹降芙虝?rdquo;話音剛落,師徒結對的現(xiàn)場立馬熱鬧起來,只見超俊和家銘配對起來,超俊絲毫沒有臉面的將家銘“控制”起來,“家銘這樣跳,家銘來跟我一起跳,家銘別急慢慢來、家銘你累了吧休息一下……”。在超俊的“控制”中家銘被“折騰”的滿頭大汗,從家銘的臉上讓我看到了努力與認真,家銘顧不上休息,最終在超俊的“督促”下,在家銘的自身的努力下,家銘學會了跳繩,從不會跳到能連續(xù)跳10下到能連續(xù)跳上20下以上。隨后,在晨間談話中我給予了師傅、徒弟表揚和物質獎勵,在隨后幾周的跳繩練習中,師傅們各盡其職,徒弟們盡心盡力,現(xiàn)在我班孩子中只有一位孩子沒有學會跳繩,在年級組的跳繩比賽中還榮獲團體一等獎。
案例分析:
一、針對不足,調整策略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師能及時反思幼兒跳繩中存在的不足,要提高弱勢群體的跳繩能力是迫在眉睫,因此教師利用“師徒結對”這項策略來激發(fā)這部分孩子跳繩的積極性。確實,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師徒結對”對幼兒跳繩的影響相當大。教師一味的運用原來的策略顯然不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因此,作為教師應及時反思,不斷調整策略。
二、師徒結對,提高能力在師徒結對的活動中,對于師傅來說是一次很好的能力的提升,既是組織能力的提高又是責任心的 培養(yǎng)。比如案例中的超俊能將家銘的跳繩安排的非常恰當:“家銘這樣跳”是對家銘跳神技能的學習,在教授中讓家銘掌握跳繩的方法,在模仿中提高。“家銘別急慢慢來”,這句話是對家銘著急心里的一種安慰;“家銘你累了吧休息一下”更是對家銘活動量的一種很好的把握。在案例中超俊對活動組織的游刃有余,組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適當獎勵,連環(huán)跟進當“師徒結對”出現(xiàn)效果時,教師能利用晨間談話時段及時給予師傅、徒弟表揚和物質獎勵,這是 對徒弟跳繩能力的肯定,也是對師傅組織能力的一種肯定,使之在后面的學習中其他師徒也會模仿,讓“超俊、家銘”這對師徒的表現(xiàn)成為其他幼兒學習的目標,成為他們的坐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