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新的一頁歷史被掀開,學術界逐步走向務實,走向開放,走向糾正錯誤。打開了國門后,我國幼教界前輩--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盧樂山先生從外部世界的幼兒教育中發(fā)現(xiàn)了蒙氏教育依舊存在并得以在世界范圍內發(fā)展壯大,在中斷了60年后,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了盧教授編著的《蒙臺梭利的幼兒教育》一書。1990年和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對外國教育名家名著叢書中,相繼翻譯了蒙臺梭利的四本專著,即《童年的秘密》、《有吸收性的心理》、《蒙臺梭利教育法》、《教育中的自發(fā)活動》。同時在大學的課程也中止了對蒙臺梭利的批判,而代之以對蒙氏教育的客觀介紹。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與境外的幼兒教育交流日益擴大,一些熱愛國家、熱心幼教的人士帶來了國外發(fā)達國家與地區(qū)實施蒙氏教育的信息,并擬將這一優(yōu)質的幼兒教育方法提供給大陸的廣大幼兒。1994年,北京師范大學與臺灣蒙臺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合作引進蒙氏教育的研究項目,北師大實驗幼兒園及北京市北海幼兒園成為該項目的實驗基地。1994年暑假,臺灣派講師來到北京師范大學培訓老師,秋季開學后便正式啟動了"蒙臺梭利教育中國化實驗研究"課題。北師大威斯達公司緊跟實驗研究,于1996年春季完成了蒙氏教具的生產,成為我國第一家生產蒙氏教具的公司。與此同時,北京、寧夏等地蒙臺梭利幼兒園也相繼開始了蒙氏教育的實驗研究。至此拉開了蒙氏教育在我國幼兒園中應用的序幕。
然而,眾多的蒙氏班發(fā)展水平尚參差不齊,遇到了許多困難與挑戰(zhàn)。一批參加課題研究的幼兒園,矢志蒙氏教育的本土化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仍在不懈努力地探索、研究與提高中。也有一些幼兒園由于師資培訓欠缺或為經濟利益所驅動,對蒙氏教育的理念領悟得甚為膚淺,成效寥寥。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學前教育得到了蓬勃發(fā)展,幼兒教育界也普遍重視通過教育促進幼兒智力、社會交往能力、價值觀和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因此,蒙氏教育得到飛速發(fā)展,許多國外權威蒙氏教育機構相繼來到中國,發(fā)展蒙氏教育。一個以研究中國幼兒教育與致力于在中國推行蒙氏教育的專業(yè)機構 - 中國蒙臺梭利協(xié)會(Chinese Montessori Society - CMS)應時代的潮流而誕生。從2003年7月在青島舉辦了首期國際蒙臺梭利教師資格證書培訓班起,CMS在中國培養(yǎng)了一批蒙氏教育骨干,社會反響熱烈。特別是,CMS與國際著名蒙臺梭利教育機構加拿大首都大學、美國蒙臺梭利(AMS)協(xié)會合作的正式簽約,極大地推進了蒙氏教育事業(yè)在中國的發(fā)展,CMS始終從事蒙氏教育科學和雙語教育的研究與推廣,組織教具學具的研發(fā)活動,并率先組織編寫適合中國國情的蒙氏教育教材。在蒙氏教育科學和雙語教育的研究與推廣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三、現(xiàn)狀(一) 中國幼兒教育現(xiàn)狀我國現(xiàn)有13億人口,0-12歲兒童約2.3億, 出生率為1%,每年新生嬰兒2 000萬,大部分兒童都是在六對一的模式下成長,即家庭的父母、祖父母與祖父母共同教育一個兒童。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表明:中國家庭最大的支出為教育支出,城市家庭教育消費占家庭消費的比例高達近70%,有近60%的家庭把教育投資列為第一位,而學前教育正越來越受到家長與社會的重視。
目前,我國有幼兒園超過三十萬所,這些幼兒園良莠不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扮演保姆的角色,許多幼兒園的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相對滯后,師資水平不高,沒有真正地起到啟蒙孩子、開發(fā)智力的作用,這樣很可能使兒童錯過了智力及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
21世紀是教育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時代,教育立國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加強學前教育成為世界未來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我國的中小學教育已經相當成熟,相對而言,學前教育尚屬于待開發(fā)的領域,幼兒教育的前景正在被更多的有識之士所重視,搞好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界當前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