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頂尖名校校長的教育觀點結晶。作者班哈德·畢博在德國規(guī)模最大、最知名的貴族學校德國薩勒姆王宮中學任職30多年,推行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愛中有紀律"教育,培養(yǎng)出了西班牙索菲亞王后、英國菲利浦親王、德意志銀行總裁、寶馬總裁等一大批名流精英。他呼吁家長要有教育孩子的勇氣。放任、溺愛、無度的教養(yǎng),只會讓孩子承受雜亂無章的苦果。出于愛的紀律,才能賦予孩子真正的自由。因為,從小會服從、協調、負責的孩子,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作者認為,強制與自由并非最嚴重的問題之一,而是教育最大的問題。父母、老師等教育者每天都要忍耐著緊張的關系,要求雜亂無章的兒童與青少年服從和紀律,同時又要將他們引領至獨立自主、自律及自由。強制與自由更迭的游戲,伴隨著人的一生。兒童和青少年夢想著自由,能獲準按照自己的意思做或不做。他們渴望一種沒有規(guī)則、禁令與斥責的生活。自由,不是一個人所獲得的狀態(tài),而是一種每日要重新學習的美德。"教育是愛與典范,別無其他。"福祿培爾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全部含義。唯有通過有條理的教材、事先規(guī)劃好的路線引領學生,才可以給他們自由。老師借著事先規(guī)范好的紀律來領導,學生們把體驗這種情況當成"自我肯定"的有效手段。
孩子們常常渴望獨立,在旁觀者的眼中,他們特別可愛。"自己"或"單獨",表示獨立活動的意志。這種渴望是與生俱來的人性,也就是"自由意志"。剛剛起步努力追求的獨立,只是自由的一部分,是對獨立與自主活動的渴望。"自由"比"獨立"內涵更豐富,更體現意志和能力,自己定下一個符合道德意義的目標,讓自己的人生充實圓滿,并且堅定地追求這個目標。兒童和青少年,常常倒向另一種謬誤,將"自由"與"獨立"混為一談,甚至成年人也一樣。他們以為拒絕順服于權威,覺得"不受"管束,就是"自由"了。把"自由"和"獨立"混淆,很合兒童和青少年的心意,而許多父母、老師等教育者,尤其是理論家的謬誤也支持這種態(tài)度。他們認為,年輕人追求自由,因此盡早給他們"自由",不再受領導及權威的束縛。自由并非是一種狀態(tài),而是長期發(fā)展的晚熟果實,人們無止境地戰(zhàn)勝自己,化"紀律"為"自律",方能贏得自由。"有些人一旦不再受支配,他就把最后的價值也給扔了。"
國家的未來,取決于孩子的教育,所有的教育者不能松懈,要制定共同的標準和信念,并上升為國家的首要課題,要把我們的精力、夢想和資金都花在教育工作上。唯有通過積極建立的教育和教養(yǎng),以及勇于將公眾肯定的價值轉化為年青一代真實擁有的品德,才能讓受教育者對未來人生的模糊期待清晰起來。
一個人的教育要通過教養(yǎng)來完成。教養(yǎng),指的是掌握前人的知識,借助于這些知識和經驗了解認知人生,并且能夠從中得到行動的活力。我們通過教育和教養(yǎng),強化兒童及青少年的人格。唯有了解道德價值的用處,并能依據前人的知識經驗背景來判斷,在對抗我們這個時代的騷動不安時,年青一代才會配備齊全。因此,教育和教養(yǎng)讓一個人有能力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行動時勇氣十足。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須一再為他作出的決定負起責任,即使他不能保證那是唯一正確的決定。父母和老師必須能夠與懷疑共處,衡量是否作了正確的決定,而且必須支持自己的決定。如今,為人父母、為人師表比過去困難,因為我們面臨著很多重要問題,要不拘泥于一般的原理,冒較多的險,對孩子的種種行為表現作出相應的反應。堅守原則并不能為我們贏得權威性,而是得有親自下決定、能做主的勇氣。這很辛苦,很少有人能辦到,不是沒時間,就是少了一個可以商量的伴侶以保持冷靜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