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樹。”“這是樹!薄澳闶桥⒆。”“你是女孩子。”“不對,你應該說:‘我是女生’”每次欣欣媽媽教欣欣說話一涉及到人稱的變化,欣欣就會出錯。欣欣學說話,就像是小鸚鵡在學舌,只是單純的模仿,學會一些專用詞語而已,媽媽開始發(fā)愁,這樣學說話要到幾時才可以學會和別人溝通交流?
什么是“鸚鵡學舌”的教說話方式
鸚鵡學舌就是父母在教寶寶學說話時,不以他們能理解為基礎,而只是讓寶寶語句的進行單純模仿。這種模仿式的教說話方法是孩子學習語言不可缺少的步驟。
二歲以后,要對“鸚鵡學舌”的方法SAY NO
0-6個月:寶寶出生6個月后,寶寶就已開始學習說話了。這時的教學模式應該是“鸚鵡學舌”式的,大部分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可以同時將說話的聲音與具體的事物對應起來。
6-12個月:該年齡段的寶寶已經能說一些意義的語匯,如:爸爸、媽媽,知道揮手表示再見,能夠模仿簡單的聲音,能夠指認常見物。所以“鸚鵡學舌”依舊是教這個年齡段寶寶學說話的主要方法,
12~18個月:因其生活經驗、認知能力愈來愈豐富,寶寶會話的語匯增多,可以使用簡單詞語與人交流、表達意思,明白別人給予的簡單指令,會跟著大人學說單字,如:車、喝、飯等。所以除了“鸚鵡學舌”的方法,父母還應該采用各種不同的辦法教孩子學說話。
18~24個月:是孩子語言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開始將單純的聲音信號,轉變?yōu)榫哂谐橄笠饬x的詞語信號。父母已經不宜再采用“鸚鵡學舌”的辦法教孩子學說話。
研究發(fā)現(xiàn),經常教孩子模仿說話與詞匯量的發(fā)展呈負相關。相關研究表明,11—13個月的小兒所獲得的詞語與成人教授所用的詞語相符率高達80%,而到了14個月時,上述符合率下降到38.5%。換言之,13個月前,模仿是該年齡段孩子學語言的主要方法之一,而隨著小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兒童開始從交際等其它途徑獲得詞語。
孩子掌握語言的過程是從具體發(fā)展到抽象。所以,2歲以上的兒童就不宜采用單純模仿的"鸚鵡學舌"形式進行語言教學。
“鸚鵡學舌”的弊處
弊處一:會使孩子感到緊張和痛苦,失去對學語言的興趣。
弊處二:會阻礙孩子交流的欲望,孩子很有可能以后變得不愛說話。
弊處三:會妨礙孩子在語言學習上完成思維和智力上的提升與飛躍。
二歲以后,如何教孩子學說話
方法一、讓孩子進行口頭造句
讓孩子圍繞著一個中心內容造句。如:孩子嘴渴了想喝水,原先可能只會說“水水”,這時父母可能指導孩子說出想表達需求的短句,如“我想喝水”、“媽媽我想喝水”、“爸爸我想喝水”等。
方法二、給孩子說故事而不是念故事
說故事可幫助孩子的語言發(fā)展。父母要注意的是,念故事書上的內容時,不要逐字宣讀,而是用孩子能聽得懂的句子,簡單直白地說故事。
方法三、用不同的話表達相同的內容
指導孩子用不同的詞匯、說出相同內容的話,很能有效地訓練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發(fā)展幼兒學會多種表害思想的方法。例如“奶奶是爸爸的媽媽”可以說成:“爸爸是奶奶的兒子”等?傊,只要幼兒學會了從不同的方面思考問題,就會找出很多的符合要求的句子。幼兒表達方式也會逐漸豐富起來,語言會變得靈活、生動、準確、充滿智慧。
方法四、讓孩子使用有“上下文”的語言
孩子急于表達一個要求的時候,即使你已經明白了,也不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