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但凡喜歡用武力和本能解決問題的個體,在語言方面都會容易存有欠缺,這種能力的缺失和發(fā)展不足,會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很多不舒適。這是因為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他人而言,能夠有助于對方知曉自己的意圖,提前準備安排,這種利他的行為,更容易讓對方小朋友做出分享的選擇;對自身而言,能夠有助于控制自己的粗暴行為,語言表達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內(nèi)在欲望,識別焦急渴望的情緒,爭取到等待的時間,穩(wěn)定情緒,讓自己更容易實現(xiàn)延遲滿足。雖然只是一句簡單請求“我想玩?給我玩玩可以嗎?”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發(fā)孩子考慮他人需求的意識,主動控制自己沖動的想法,做出適宜的社交行為。一旦孩子學會了用語言表達代替肢體行動,社交技能就會提升一大截,就會品嘗到更多同伴分享的樂趣。這種能力的提升,父母可以同時在日常生活、繪本故事以及動畫游戲等多種渠道給予培養(yǎng),讓孩子見識更多的語言表達,學習使用更多的詞語句型,有效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他們的思維,讓想法更豐富更靈活。比如“你玩一會,然后給我玩!你先玩這個,或者先玩那個!這個也挺好玩!”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想要孩子的霸王行為有所減少改善,就要幫助孩子形成友好合理的社交思維,而語言,特別是表達性言語是孩子思維得以建議和形成的捷徑。大家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社交能力強的孩子既善于傾聽,又很能說會道,文明禮貌的孩子多是語言能力很強的個體。
拉出社交行為底線有些父母認為,小孩子從小就要敢于嘗試,才能培養(yǎng)出深入探究的精神,不要給予孩子太多的條條框框和諸多規(guī)矩。父母的這點考慮沒有問題,但是卻在不經(jīng)意間忽視了孩子自由探索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在一定的規(guī)則下去探索,沒有規(guī)則,也就不會有最大程度的自由。當孩子屢次地進行了“強勢”行為時,父母一定要站出來,明確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同時告訴孩子“你可以怎樣做”,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時,雖然孩子是當事人,但是成人作為看護者,理應(yīng)負有更多的責任,而且此時孩子的人格發(fā)展處于未成熟階段,面臨自主和主動特質(zhì)的發(fā)展階段,需要克服害羞內(nèi)疚,因此父母不要過度訓斥孩子,而是要把精力和重點放在看護好孩子,以及明確反饋給孩子具體的行為準則。孩子探索世界需要父母的鼓勵,進行社會交往也同樣需要父母的鼓勵,但是對于不適宜的行為絕不可忽視,一定要為孩子設(shè)定行為底線,一旦孩子觸碰底線,就要及時糾正,提供警示,這樣才能讓孩子的社會生活井井有條,不慌亂不模糊,而是明確清晰有辦法。比如孩子出現(xiàn)上述“強勢”行為時,無論是幼兒園老師,還是家長,首先要及時關(guān)注,告訴孩子應(yīng)有的做法,還可以采取累積激勵的方法,在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給予鼓勵,進行記錄,累積幾次之后給予一定的有效獎勵,幫助孩子塑造良好行為習慣。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不是一朝形成,當出現(xiàn)了一些不盡人意的表現(xiàn)時,父母對小孩子管教只要嚴肅明確就好,無需過度訓斥限制,防止嚇到孩子,致使雖然改善了“霸道強勢”,卻又讓孩子走向畏手畏腳的懦弱膽怯或是沖突不斷的抗議和叛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