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過這樣一幕情景:一位媽媽給她三歲的孩子買了餅干,孩子把餅干一把抓在手里,怎么也不肯給媽媽嘗一口。媽媽故意咬了一口孩子手里的餅干,結果孩子大發(fā)脾氣,非要媽媽把餅干吐出來不可。
這位媽媽無比感嘆地說:“你看,這孩子真沒良心,我對他那么好,什么都依著他,有點好吃的都給他留著,可他一點都不會體貼大人。長大了真不知道會怎么樣……”
這位家長的感嘆確實令人深思。為什么現在有些孩子集萬千寵愛子一身,卻舍不得對別人付出一點點愛?其實,孩子不是天生就缺乏愛心的。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嬰兒一歲前就有對別人的情感反應,如果旁邊有孩子哭,他會隨之一起哭;一兩歲時,孩子看到別人哭,就會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安慰,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試圖減輕別人痛苦的本能,但不知道該怎樣做才好;到了五六歲時,孩子開始進入認知反應階段,他知道什么時候該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時候該讓他獨處。這些都是孩子愛心的自然表現,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養(yǎng),那么他的愛心就會逐漸消失。因此,孩子有沒有愛心,關鍵在于家長的引導和培養(yǎng)。然而,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不難發(fā)現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愛心教育并不盡如人意。有的家長認為,現在就一個孩子,只要我有能力,孩子要什么,我就給他什么,圖的就是讓孩子快樂幸福;也有家長認為,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多學點知識技能,在聰明才智上超過別人,至于其他方面,用不著怎么教;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任性一點很正常,大起來自然會好的;更有甚者,還把孩子任性、自私、霸道的表現視為孩子的聰明、好玩,而加以縱容。前面的那個孩子,不舍得與母親分享他的東西,沒有同情心,就是因為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不注重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造成的結果。
對于一個人的個性發(fā)展而言,沒有什么能比愛和善良更重要的了,這是孩子將來親和社會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動力和源泉。孩子的愛心不是靠強行灌輸而在一夜之間培養(yǎng)出來的,更不是用沒有原則的、失去理智的溺愛換來的。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如同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一個從外在到內在、從量變到質變的發(fā)展過程。在這一發(fā)展過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愛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愛心播種者。要使孩子富有愛心,父母必須從自己做起,從孩子一生下來就開始做起。
1.從愛護玩具和動植物開始,啟迪孩子的愛心。
我們對孩子的愛心教育可以從細小的事情做起,讓孩子在他熟悉、親近的環(huán)境中開始受到啟迪。對于幾個月大的孩子來說,身邊那些大大小小的絨毛玩具、布娃娃就好像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他們生活中最親近、最自然的伙伴。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用和善的態(tài)度對待這些玩具伙伴,和它們做朋友。比如,看到孩子把娃娃扔到地上時,你可以這么說:“喲,你把娃娃摔疼了,快抱起來摸摸它!庇袝r還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說話的聲音要輕一點,別把小熊吵醒了。”“小狗是你的好朋友,你和它一起玩吧。”等到孩子會走會跑了,帶孩子去大自然,引導他們去親近周圍的一草一木,去關注大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看看花兒在什么時候開放,聽聽鳥兒是怎樣鳴叫的,鼓勵孩子給花澆水,給動物喂食……由于孩子與動植物有天然的親近感,這樣的愛心教育就更為自然、更為有效。孩子在這樣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學會關心愛護別人。
2.通過家庭中的分享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塑造愛心。
與別人分享好吃好玩的東西,對別人說一些關心體貼的話,同情并幫助有困難的人,不計較別人的過錯,對別人能夠寬容和謙讓,孩子的愛心就是通過這樣一次次的行為模仿和強化而逐漸形成的。
從孩子還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選,父母就要讓孩子學著與別人分享東西。孩子漸漸長大了,在餐桌上,可讓他學著給長輩夾菜;鼓勵孩子給爸爸媽媽拿東西;給客人讓座,讓孩子做這些力所能及的事,從中品嘗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帶來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