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成功的價值,每個人必須靠競爭來獲得更多的資源,以達到成功的目的。而家庭也是一樣,父母要為子女創(chuàng)造更好、更多的教育資源,希望子女“青出于藍勝于藍”,如此,也帶給孩子許多的壓力。
現(xiàn)在社會競爭非常激烈,所以父母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fā),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一點——培養(yǎng)孩子的“心”:分辨善惡、謙和有禮、熱心助人的習慣和情操,使他懂得喜歡自己、接納自己,進而去尊重別人、幫助別人、愛別人。
讓孩子“被愛”而后“愛人”
希望孩子發(fā)揮愛心的美德,必須要有下列幾項條件:
1.期望孩子有愛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父母本身如能以身作則,才有潛移默化的功效。父母本身是善良、正直、有愛心、憐憫心、表里如一,孩子受到熏陶,自然學會關(guān)懷別人、幫助別人。因此,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日后行為模式、是非觀念、是否有愛心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2.孩子必須有“被愛”的感覺,才會把愛心傳遞給別人。如果他自己“被愛”得太少,我們要他拿什么給別人呢?所以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和溫暖,孩子就容易付出愛心。
3.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yǎng)“服務(wù)”觀念,使他們學會“給予”。假日里父母做義工,也可帶著孩子一塊當小義工,讓孩子在服務(wù)中體會到助人的快樂。服務(wù)他人和社會的觀念如果能從小培養(yǎng),就會成為一個人的“習慣”——習慣幫助別人、關(guān)懷別人。
有愛心的孩子討人喜歡
有愛心對孩子日后有何影響?
1.在人際關(guān)系上:能尊重別人、體諒別人、幫助別人、有惻隱之心、人緣好、討人喜歡、有很多知心朋友,具有別人沒有的特質(zhì)。
2.在學習上:主動、積極、樂觀、進取、有自信心、勇于接受挑戰(zhàn)、能發(fā)揮潛在創(chuàng)造力。
從生活中落實美德
如何教孩子有愛心美德包括:
1.飼養(yǎng)小動物:如金魚、小雞、小鴨、小鳥、小貓、小狗(父母可斟酌,以不影響別人為原則),讓孩子自己喂食,培養(yǎng)孩子愛心;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對小動物沒有愛心,父母就應(yīng)以同情心的方式來開導(dǎo)他。至于處理穢臟物由父母暫代,等孩子大些有能力清理時,改由孩子處理。
2.買容器播種菜苗:可選擇較容易生長的小白菜、綠豆、木耳、茄子、四季豆等,讓孩子自己播種、澆水,天氣好時拿到陽臺曬太陽,等菜苗長大時可換大一點的容器,繼續(xù)種植。讓孩子細心照顧,看著菜苗的成長。
3.教導(dǎo)惜物的美德:孩子有時對不喜歡的食物(餅干、面包),會吃了一口就不吃,然后把他丟掉,父母若發(fā)現(xiàn)孩子有此行為,一定要馬上處理,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而你卻浪費丟掉,我們會很難過的。或者找出一些圖片報道告訴孩子,“別的國家和地區(qū)有許多小朋友都沒東西吃,而你有吃卻不吃,實在太浪費了。”讓孩子知道愛惜財物是件美德。
4.學習贈與分享:父母可在過年或兒童節(jié)時,帶孩子到孤兒院,分送禮物或卡片給院內(nèi)小朋友,并和大家一起游戲,一起分享。或常常鼓勵孩子把家中舊的圖書、不玩的玩具、不能穿的衣服捐給慈善機構(gòu)或需要幫助的人,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以正確方式指導(dǎo)
以下一些注意事項要知道:
1.飼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