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潮加重“入園難”
托幼體制的市場化改革使得國家財政只向少數(shù)公辦園傾斜,有專家表示入園難背后是教育不公平的體現(xiàn),應用制度保證托幼的公益性
范佩芬,崇文第三幼兒園的園長,對她來說,忍受焦慮和委屈,幾乎成了她的工作常態(tài)。
如今,她害怕接電話,有太多領導、親戚和熟人找她,軟磨硬泡:讓我的孩子入園吧。她每次總要解釋得口干舌燥,卻很難落下一句好。
太多的人覺得她“不夠意思”,甚至還有個家長在電話里罵她,“說些不三不四的話”。
“我只能說對不起。”范佩芬說,對方聽了也感覺不好意思,回她道,“你別給我說對不起,這只能是政府動腦筋解決的問題。”
在北京,這個問題已經家喻戶曉,那就是入園難。
如果你沒有足夠硬的關系,也沒有足夠多的錢,那么提前一年物色一家幼兒園,并給孩子報名。
也不是所有幼兒園都能接受提前報名。那就需要父母時時留心幼兒園的“風吹草動”,一旦舉行咨詢日,就須擠在園門口,排上三五天甚至更長時間的隊,以求范佩芬這樣的園長“行行好”,收下你的孩子。
但很顯然,范佩芬和她的同行們并不是不想“行好”,而是現(xiàn)實過于殘酷。
據(jù)資料顯示,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的新生兒有41.575萬人。他們將從2010年開始陸續(xù)地進入幼兒園。
而從2009年北京市合法幼兒園的在園人數(shù)來看,北京能提供的幼兒園學位數(shù)約為24.8萬人。
這意味著,北京的幼兒園學位缺口,約為17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