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購寶寶奶粉時,你有沒有被一些流行卻并不準確的“招數”愚弄了?下面五大不靠譜的選購誤區(qū),你知道幾個?
誤區(qū)1:洋奶粉標準一定高于國標
一般國人都會認為國外奶粉的標準一定比中國高,國外奶粉符合中國標準是順理成章的。
其實國外的嬰兒食品與國產的存在兩大差異:首先是礦物質方面,中國奶粉國標對礦物質含量的要求不但有下限,還有上限,而歐洲則沒有這樣的標準。
第二大差別就是蛋白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二段產品,在中國標準中二段奶粉蛋白質含量反而要比國外高。
歐洲寶寶1歲后一般以肉食、鮮奶、奶酪等其他高蛋白食物為主。
從其他食物中攝入的蛋白質高過咀嚼力相對較弱的中國寶寶,奶粉中一般蛋白質的含量就會低于國內奶粉。
總體來說,中國嬰幼兒奶粉的營養(yǎng)標準可以說是世界上比較嚴格的,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微量元素也不只設下限。
一些通過網絡代購銷售的歐洲奶粉很可能并不符合中國嬰幼兒營養(yǎng)需求。
誤區(qū)2:便宜沒好貨,越貴越好
如果你有認真上過高中的政治課,那應該有學過商品價格與價值的關系。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這種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而價格則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所以在理想狀態(tài)下,理論上“便宜沒好貨”,“一分錢一分貨”都是有道理的。
BUT,這種心態(tài)被人利用了。你還傻傻地以為奶粉價格越貴,質量就一定越好?于是一個勁兒地買高價奶粉,如果不是土豪,估計每買一次都得抱怨一次“物價太高”了吧。
許多父母慨嘆奶粉價格貴,這其中不排除有些奶粉制造企業(yè)會利用消費者“便宜無好貨”的心態(tài),故意炒作價格。
奶粉價格和品質,并不能畫等號。從奶粉的配方角度來看,營養(yǎng)成分、含量配比基本是大同小異的,生產工藝(干法和濕法)也都基本相同。
一般說來,進口奶粉會貴一些,因為要額外分擔銷售、運輸、異地開啟市場等費用和關稅。
而國產奶粉是據國情、人民生活水平與各類食品的比價,并延續(xù)以前國家統(tǒng)一的定價,所以價格相對就較低。但,這并不代表進口奶粉更好。
怎樣判斷奶粉好?還是要綜合考慮各項指標,光看價格高低定品質,只能說你圖樣圖森破啊。
誤區(qū)3:寶寶要補鈣,含鈣量越高越好
奶粉中的營養(yǎng)成分很多,比如鈣鐵鋅,比如維生素ABCD,比如腦黃金DHA……
沒錯,這些都是營養(yǎng)成分,也確實是寶寶生長發(fā)育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但,不代表奶粉中這些營養(yǎng)素的含量越高,奶粉就越好。
目前市場上的配方奶粉,不管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只要0-1歲寶寶的,各種奶粉中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都大致與母乳接近。
以奶粉中的鈣含量為例,其實各廠家的配方奶粉原料牛奶本身的含鈣量差別并不大。
但有些廠家為了尋找賣點,在天然牛奶當中加進了化學鈣,人為提高了產品的含鈣量。
但過多的化學鈣并不能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反而會使大便變得堅硬,難以排出,久而久之還容易在人體中沉淀,甚至造成結石。
雖然,有些品牌的奶粉中強化了某些營養(yǎng)成分,但除了喝奶以外,6個月以上的嬰兒還要吃輔食,許多營養(yǎng)成分在輔食中一樣可以得到補充。
誤區(qū)4:泡泡越少奶粉越好
如果奶粉里有氣泡,寶寶喝了以后,就容易吐奶或腹脹,尤其是對于腸胃功能尚未發(fā)育好的寶寶們。
于是有些媽媽就很容易產生誤解:是不是沖奶粉時,泡泡越少奶粉就越好呢?
當然不是。如果沖奶粉時完全沒有泡沫,有可能是奶粉中被人為添加了消泡劑,反而影響寶寶的發(fā)育。
其實沖奶粉有氣泡,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至于起泡的原因,主要有:
1.由于奶粉的溶液表面張力與粘度的緣故,攪動或沖調時或多或少會產生泡沫。
2.奶粉中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蛋白質,這家伙有個特點,他活性越強,就越容易產生泡泡。這跟現實中性格外向的人與周圍的人互動更多的道理差不多。
3.奶粉沖調時,如果水的溫度太高,盛裝奶粉的容器不夠光潔、形狀不夠規(guī)則,攪拌或搖晃的力度太大、方向不對,以及奶嘴孔過大等,也會產生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