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聽有的家長說,孩子越長大越不懂事了,不知道幫大人分擔家務,也不知體貼和關心父母。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差,連最簡單地疊被子,洗衣服都不會。
孩子不做家務,不會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能力太差,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作為家長,有沒有反思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不是自己做得太多,才導致了孩子不做和不會做?
不要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去做,也不要什么事情都代替孩子去做。
家長適當向孩子示弱,孩子會更獨立,更自信。
01.什么是向孩子示弱
向孩子示弱就是家長在適當?shù)臅r候,主動向孩子表述自己遇到了一些困難或問題,然后希望孩子獨立完成或幫助家長去完成某件事情。
舉個例子:有一個媽媽生病了,她明確告訴孩子自己不舒服,需要休息,暫時不能照顧寶寶了。這時孩子不但懂事地給媽媽做飯,還關心地給媽媽端水送藥。這個媽媽就是懂得向孩子示弱。
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知道媽媽也會生病,也需要人照顧,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
但在日常生活中,有好多媽媽即使是生病了,也還堅持為孩子做飯,洗衣服,結果孩子還抱怨媽媽做的飯不好吃,說媽媽不愛他。然后媽媽又非常失望,說孩子不懂感恩。這就是媽媽不會向孩子示弱的結果。
02.適當向孩子示弱,孩子自理能力會更強
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就是從一開始完全需要父母照顧,再到依賴,然后慢慢獨立,最后到分離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孩子獨立意識的覺醒和身心發(fā)育,孩子需要為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而做好準備,并需要習得一些生活和生存技能。比如,嘗試著自己走路,嘗試自己用勺子吃飯,嘗試著自己切菜,嘗試著自己洗碗等等。
有些家長怕麻煩,怕有危險,或嫌孩子做的慢,會不允許孩子去做,或替孩子做。可是孩子終歸要長大。你晚一些讓他邁出這一步,他就可能會以后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更別說照顧別人。
對孩子本身能自己完成的事情,家長大包大攬,把所有事情都干了,導致孩子獨立性非常差,最后成了生活的低能兒。
家長適當向孩子示弱,是尊重孩子獨立意識的表現(xiàn),引導孩子多做,他的自理能力才會更強。
03.如何向孩子示弱
其實,向孩子示弱并不難,只要父母掌握好分寸和方法。
、偈救跻盐蘸枚
向孩子示弱,父母要把握好分寸。
過度示弱,可能會導致無法回應孩子的情感訴求,反而給孩子造成壓力,覺得父母不可依靠,對父母失去信任。因此,父母要選擇好示弱的場景,拜托的事一定要根據(jù)孩子能力來設定。
例如,手割傷了,讓孩子幫忙拿創(chuàng)可貼,幫忙洗碗;感冒了,讓孩子幫忙倒杯水;累了,讓孩子幫忙做飯、洗菜等等。
不要在孩子做不了的事情上向孩子提出示弱求助,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成長,反而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比如,你讓一個五歲的孩子幫你去取一件重50斤的快遞,除非你的孩子是個天賦異稟的大力士,不然你這樣的示弱求助實在是在坑孩子。
、谑救跻幸欢ǖ闹赶蛐
父母想要鍛煉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可以在這方面多向孩子示弱,讓孩子幫忙去解決問題。
例如,你想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就可以故意在他面前做一次比較失敗的演講示范,然后跟他說,媽媽不會演講,有些緊張,你能給媽媽做一次放松的演講示范嗎?這樣他就會結合老師教的和他自己的體會跟你講如何能做好。
當然,你如果想鍛煉孩子唱歌,畫畫,等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一樣,試著做一次不好的示范,然后讓他幫助指導,這樣既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也讓他有參與感和成就感。
、凼救跻嘤谜埥谭
小孩子對父母是崇拜的,認為父母是什么都可以打敗的“超人”。當有一天這個超人碰到了一些難題,向孩子請教的時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孩子的內(nèi)心是多么驕傲和自豪?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很有名的數(shù)學老師,他每次在給孩子輔導數(shù)學時,遇到了相對比較難的問題,他總是跟孩子撒謊說,這個問題有點難,我不太會,你能幫我解答一下嗎?
孩子一聽,我爸爸數(shù)學這么厲害,這道題竟然要求助我?頓時來了興趣,然后千方百計把這道題搞懂,教給爸爸。就這樣,孩子越來越有成就感,也越來越自信。
適當向孩子示弱并不丟人,家長們要先從心理上相信和認可。
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可以讓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長。相信他有能力擔當責任,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
適當向孩子示弱是每位父母的必備技能,聰明的父母不會為孩子安排好每件事情,而是讓孩子學會獨自去嘗試,不斷積累經(jīng)驗,這樣他們才能有勇氣和能力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