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媽媽來說,不管生活多么艱難,當寶寶第一次開口叫自己時,都會瞬間感覺所有的付出因為這一句媽媽覺得一切都值得。
聽到寶寶那軟軟糯糯的聲音,即使口齒不清,但內(nèi)心的意外和驚喜讓頭頂瞬間加持N個母愛光環(huán)。
不過,也有一些媽媽看到周圍的媽媽為自己的孩子說話早而洋洋自得,自家的寶寶卻“金口難開”時,心里焦慮萬分。
寶寶說話有時間標準嗎?
事實上,育兒領域?qū)Υ酥粴w納出大概的范圍,正常情況下,寶寶六個月左右就有了說話的意識,多能夠隱隱約約發(fā)出不完整的字句,一歲之前多能開口叫爸爸媽媽。
因此,倘若你家寶寶在六個月前就能開口叫媽媽,那就說明寶寶大腦發(fā)育很健康,是個聰明的小寶寶。
寶寶說話晚,是“病”嗎?
很多研究結果表明,語言表達程度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跡象。智商高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喜歡跟大人溝通。但是這只是一個通常的評測,我們知道愛因斯坦四歲還不會說話,但是他的智商超過所有人。
因此,說話早的孩子比較聰明,只是一個平均的評判,影響寶寶語言發(fā)展的疾病因素可能是聽力障礙、智力缺陷、發(fā)音器官病變、自閉癥等等。
如果存在這些問題,家長和寶寶朝夕相處,早早就會發(fā)覺。像朋友家的寶寶,10個月就會叫媽媽了,顯然生理上沒有問題。
在生活中大人說的話寶寶也都能聽懂,你說來媽媽抱,寶寶就張手;你說拿球給媽媽,寶寶就去拿。行為上的回應都非常好,唯獨不會說。
這種情況說明寶寶語言理解沒問題,而是語言表達上比較弱。
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寶寶的語言發(fā)展比較遲緩,3歲后仍然發(fā)音不清晰,聽不懂別人的話,或者無法跟父母進行語言的互動和交流,或者寶寶平時表現(xiàn)得非常沉默寡言的,應該及時前往醫(yī)院或相關機構檢查,爸爸媽媽請謹慎對待,切莫大意。
寶寶在不同月齡語音發(fā)展的特點
0—3個月:可以咿呀發(fā)音,發(fā)出和諧的喉音,如“啊”“咦”“唔”等。
4—7個月:能發(fā)出“爸爸”“媽媽”重復音節(jié);通過音調(diào)辨認感情;對聲音有反應時發(fā)出聲音;利用聲音表達喜悅和不高興;開始一連串音節(jié)的咿呀學語。
8—12個月:能叫出一些物品的名字,如“牙”“眼”“碗”等;會叫“爸爸”“媽媽”,對說話的注意力日益增強;能聽懂大人的吩咐,對簡單的語言要求作出反應;對“不”字有反應;能利用簡單的姿勢,如搖頭表示不;開始反射性咿呀學語。
12—18個月:能認識一些日常的東西,能指認家人及常見的東西,如水杯、蘋果、奶瓶等,可以說疊詞或單字,部分寶寶能說4—6個字的句子。
18—24個月:可以使用簡單的詞組,會用2—3個字組成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愿;聽到某個物體或圖畫的名字時能指認;能聽懂簡單的命令。
24—36個月:可以理解大部分語句,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性別,會用“我、你、我們、你們”這些代詞;語言表達比較清楚,陌生人也可以聽懂;會唱歌,也會講簡單的故事。
寶寶先會叫爸爸還是媽媽?
很多媽媽認為,自己是寶寶的”貼身保姆“,總是沒日沒夜的照顧著他的吃喝拉撒,所以,寶寶當然是先會叫媽媽,但實際上很多寶寶都是先會叫爸爸的。
要申明,這和寶寶更愛誰沒有關系哦!主要是因為在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時,爸爸的發(fā)音相對比較簡單。
爸爸的第一發(fā)音是”b“,這不需要氣流震動聲帶,發(fā)音比較容易。而媽媽的第一發(fā)音是”m“,發(fā)聲時氣流不僅要振動聲音,還要從鼻腔通過并發(fā)出,所以,寶寶先會叫爸爸也就不足為奇了,媽媽也沒必要為此心塞,反而更應該高興。
你想想,也許就因為這一聲”爸爸“,你的另一半可能會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寶寶,哪怕只有一次,不也減輕了你的負擔嗎,何樂而不為呢?
在正常的情況下,0—3歲是寶寶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期。這一階段寶媽們一定要把握住,在關鍵的時間引導寶寶張口講話,相信你家的寶貝一定更聰明。
01
和寶寶說話時,要堅持正確的語法和發(fā)音,清晰、準確地說話,讓寶寶聽正確的發(fā)音才能讓寶寶說出正確的字詞。重復加上練習,盡量放慢語速、吐字清楚。
補充一點,最好全家人都說普通話,這樣更有利于寶寶語言開發(fā)!
02
創(chuàng)造讓孩子傾聽各種聲音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分辨各種聲音的不同。如,各種動物的叫聲、汽車聲、各種樂器的聲音、自然界的鳥叫聲、風聲、雨聲、流水聲等。
03
鼓勵寶寶開口表達。當寶寶想要玩時,經(jīng)常詢問寶寶問題,像是“球在哪里?”“小狗在哪里?”這樣可以刺激寶寶表達開口說話,自然的提高語言能力。
04
爸爸媽媽請放下手機、電腦,關掉電視,多陪伴寶寶玩耍。可以在睡前,或是平時念一些故事書給寶寶聽,唱兒歌也不錯。
總之,想要孩子能好好說話,爸爸媽媽一定要多陪孩子,多和孩子溝通,這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