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幼兒園的兩個中班重新進行了分班,經過幾天的適應,孩子們都熟悉了新朋友,吵吵鬧鬧地好不開心.同時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也開始產生了.有時小朋友都在靜靜地看圖書,突然通通叫起來:“老師,揚揚沒有看書”,“我沒有,是通通沒有看書”;或者小朋友們都都在專心地做紙工,玉瑩會跑過來說:“老師,文文的做錯了”,“老師,晨晨把紙扔在地上了”……幾乎每個活動我都可以收到孩子們的告狀,是什么原因呢?
幼兒期的孩子變得愛告狀,這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幼兒期的孩子在思想認識方面對大人還很有依賴性,特別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對教師非常崇拜,什么是好?什么是壞?老師贊許的就是好,教師指責的就是壞…所以,孩子們很在意父母、教師對自己行為的態(tài)度,不管是贊許還是譴責,肯定還是否定,都成了孩子們判斷是非曲直、善惡好壞的最高標準。孩子的“告狀”看起來事小,但若處理不當,會影響幼兒之間、師幼之間的關系,并會對幼兒的性格和品質的形成產生影響,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幼兒告狀行為,在幼兒園中顯得十分重要。
孩子告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幼兒對周圍人事物的評價多依賴于成人的態(tài)度在幼兒園,幼兒以教師的態(tài)度,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做出評價,因此會出現(xiàn)幼兒對一些不符合教師要求的行為,或對某一行為要求得到老師的評價和裁決而向老師告狀。如,有的幼兒看到有幼兒欺負別人時,就會產生正義感和同情心,會批評、制止這些不良行為,并向老師檢舉:“老師,某某打人了。”
第二、幼兒為了受到別人的關注而產生告狀行為。
有些幼兒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xiàn)欲,經常會說:“老師,某某把玩具扔到地上了,我不有扔。”“老師,某某飯沒吃完,我吃完了。”這些孩子為了讓老師注意自己,“我”沒扔玩具,“我”吃得好,希望受到表揚或獎勵。也有的孩子出于嫉妒,而向成人告發(fā),但這種帶有告發(fā)性質的告狀是少數(shù)的,小伙伴之間的矛盾、嫉妒都只是暫時現(xiàn)象。
第三、幼兒愛告狀有的源于一些家長的教育觀念沒有擺正。
現(xiàn)在的家長往往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fā),忽略了幼兒合作、關心他人、相互友愛等品德的培養(yǎng)。由于幼兒是家中的“小太陽”,養(yǎng)成了部分幼兒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為習慣,缺乏必要的集體生活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差,這就導致了幼兒園中幼兒出現(xiàn)一些行為問題。如“老師,某某又搶玩具了。”
第四、一些客觀或人為因素增加了幼兒間的磨擦,引起幼兒告狀。
由于幼兒園的場地不夠寬敞,玩具少,孩子又多,發(fā)生矛盾的次數(shù)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狀的次數(shù)。另外,幼兒好模仿動畫片中打斗的場面,如《奧特曼》等,使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增加,或模仿影視劇進行游戲,追逐打鬧,引起告狀。
其實,告狀不完全是件壞事,它也是積極的表現(xiàn),反映了幼兒對行為規(guī)則的認識、掌握和道德判斷、道德評價能力的發(fā)展。老師是幼兒的啟蒙者,必須慎之又慎對待告狀行為。老師敷衍甚至不管的態(tài)度,可能會導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更會混淆孩子的是非觀,挫傷孩子的正義感。但若一味“支持”、“鼓勵”孩子的告狀,孩子獨立處理總是的能力得不到發(fā)展,還會影響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
那么如何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教師與家長的觀念態(tài)度都要:看起來在意,事實上忽略。
不管孩子告狀的原因是什么,此時你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簡單敷衍的態(tài)度對孩子都是不禮貌、不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