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服從”,而不是教孩子“提問”。
事實上,孩子的提問正是表現(xiàn)了他對世界的認知和思考,面對孩子的提問,每位父母都不應(yīng)忽視。
在應(yīng)對孩子的過程中,塑造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三歲到七歲的學(xué)齡前兒童,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這個階段他們正開始進入旺盛的思維發(fā)展期。開始學(xué)會思考,有了自己的思維意識,也開始喜歡提各種問題。
孩子喜歡提問題是成長的規(guī)律,因為在生理上,他們的自我細胞正開始發(fā)育。他們通過觀察、辨認來感受自我的存在,因此也對這個世界產(chǎn)生很多好奇的想法。
□媽媽團成員及基本態(tài)度
阿深:外語老師,兒子七歲。
對于孩子的提問,我覺得,最應(yīng)該認真對待的是可能會影響小孩身心健康的問題,這比知識性的問題更重要。也就是說,重要的不一定是你在面對孩子的提問時傳授了什么樣的知識,而是塑造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知識是孩子個人的積累,心態(tài)良好是家庭教育的成績,對孩子一生更為重要。
李媽媽:報社編輯,女兒三歲。
孩子現(xiàn)在還較小,主要問題都是一些模仿性的問題,例如問“是不是這樣”、“這是什么”等,都沒有什么難題,但對于我來說,她的提問就是我們母女的重要溝通方式。
月月媽媽:職員,女兒四歲
我覺得要耐心,特別是孩子每次提問,最好能立即回答,即使沒空也不要不理她,不然她會覺得受到忽視。
應(yīng)對孩子提問的常見難題
1)答案可能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
對于現(xiàn)代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對孩子的提問一般不會有回答不出來的時候,但可能會考慮到孩子的接受程度,不知以何種方式來回答。
例如對于“天空為什么是藍的”這種自然界或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問題,就算是正確答案,學(xué)齡前的孩子一定很難聽懂,這種回答就不能達到目的。
□媽媽團支招:
阿深:回答小孩的提問時,我覺得重要的并不在具體的內(nèi)容,而在于你正面回應(yīng)了他的提問。就算偶爾回答不出來,我也會說:“讓媽媽想想,你的問題很奇妙。”小孩子照樣很高興。
還可以用最狡猾的方式,就是反過來問孩子,讓他自己想結(jié)果,然后說“你說得有道理,我怎么沒想到”。這樣,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思考的能力。
月月媽媽:如果是孩子可能難以理解的問題,我喜歡用類比的方法來回答問題,用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做類比,并引導(dǎo)孩子思考。比如孩子的父親出差,孩子問什么是“出差”,不讓爸爸走。于是我就告訴孩子:爸爸只是今天要出去,晚上不回來家里住,過幾天就回來了。孩子想了想,說:“那就是全托了!”現(xiàn)在爸爸一外出,她就知道爸爸要“全托”,但很快就回來了。
2)媽媽與老師的答案不一樣
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會越來越尊重老師。但如果一個問題,父母和老師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