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環(huán)境,為發(fā)展青少年的個性、展開他們想像的翅膀,提供了海闊天空的領域。不受約束的想像才能顯示思維的質量。
過分的寬松自由、過分強調個性發(fā)展,其副作用往往是道德約束的流失。
美國大人不喜歡政府管,孩子不喜歡父母管!跋敫墒裁,這是我自己的事情!边@句話似乎已成為他們的口頭禪。就筆者在匹茲堡游樂場所見,蹣跚學步的三四歲的孩子摔倒,不要父母扶,自己爬起來拍拍手,說:“I am ok.”(我很好。沒關系)。其父母眼看著孩子爬高就低非常吃力,也不去幫忙,自管自聊天。只有在孩子表現(xiàn)出驚人之舉時,他們才夸一句:“干得不錯。漂亮極了!”除了教孩子見了人問好要有禮貌外,孩子想玩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磥砜朔⒆拥囊蕾囆裕囵B(yǎng)其獨立自主的意識從幼兒時期已貫穿在日常的生活中。這種傳統(tǒng)有利于每個人個性的發(fā)展。美國社會充滿活力與他們依附性少而獨立性強、循規(guī)蹈矩少而創(chuàng)造性強的民族傳統(tǒng)有關。個人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fā)揮,必然給社會帶來生機。
在美國,兒童上學不是負擔,而是享受。十歲左右的孩子一般是九點以前入學,下午三點就放學了。中午有免費午餐,來去有校車接送。在課堂上的時間只有四個小時,其中一半還是做課堂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動腦筋,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和技能。大部分作業(yè)在課堂上用電腦完成,很少把作業(yè)帶回家。如果有作業(yè),也僅僅是讓他們用電腦做個生日賀卡,或者做些折紙手工、畫些簡單圖畫,都是孩子們感興趣、樂意完成的事情。如果不樂意干,也不勉強。一放學就可以抱上籃球或者穿上旱冰鞋,或者帶上水槍,到游樂場玩。美國的孩子感覺不到所謂學習壓力是什么滋味。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50年代),國內追求升學率的風氣還不算太盛,但那時就總有課外作業(yè)。有一次因為老師講除法時自己開了小差,回了家問母親六除以三等于幾。沒上過學的母親想當然道:“那還不簡單,六個除過三個,當然是三!卑凑漳赣H的思路完成作業(yè),被老師訓斥道:“你怎么這么笨,除法和減法是一回事兒嗎?”在美國是決不允許這樣訓斥孩子的。他們的教育思路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想方設法打開其思路,活躍其思維,而不要求循規(guī)蹈矩,惟老師的命是從。即使學生把四加三加成八,老師也是以表揚的口吻道:“啊噢,這倒是個新鮮思路,我們是否可以再算算四加四等于幾呢?”學生在表揚聲中和訓斥聲中,其思維的主動性和敏捷性必然不同。在美國的家庭教育中也一般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的。比如德瑞娜的好朋友要回家了,德瑞娜因為留不住朋友而急得掉淚,德瑞娜的媽媽決不會以“沒出息,哭什么”來訓斥,而是這樣勸慰:“噢,可憐的德瑞娜,你的朋友要走了,你很難過。離開自己的朋友實在是件困難的事情,可是,她的媽媽也許正等得她焦急呢……”他們認為“別哭”、“不要這樣”、“多討厭”之類的命令性口吻壓抑幼小心靈是束縛孩子天性的,而一般以“應該怎樣”、“不妨試試”來誘導孩子。有的學校甚至不讓學生知道彼此之間的考試成績。因為讓學生互相知道考試成績,就會傷害那些成績差的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孩子從小就自卑,這是很殘酷的事情。
他們的課堂講授也不是刻板的老師講授學生聽。不要求學生正襟端坐、寂然靜聽,而是可以自由發(fā)問、可以提出不同見解后上臺講解。他們認為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教學生死背多少知識、信息和數(shù)據(jù),而是教給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學生人人都要上講臺,與老師和同學們討論問題、分析問題。比如語文老師讓學生閱讀了莎士比亞的劇本《愷撒王》,就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這劇本的得失,有的學生說劇本結尾寫得不好,怎么能在結尾時讓這么多主要人物一個接一個地在同一幕中死去呢?太不真實了,太草率了。有的同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