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培養(yǎng)識字神童不見得是好事
以前是上學后再識字,現(xiàn)在是先識字再上學,沒有識字量的積累,孩子初入學會很困難。
隨著新教材的使用和孩子入學前知識儲備的集體提升,學前必須認識幾百個字成了島城即將入學的小朋友要面對的一個“潛規(guī)則”。娃娃識字究竟該不該?
“我真是后悔死了,早知道現(xiàn)在孩子學得這么累,上學前真該讓孩子識點字!”談起正在上一年級的兒子陽陽,沈女士向記者大倒苦水。
去年9月,六歲半的陽陽從幼兒園升入市區(qū)東部的一所小學讀書。在幼兒園的三年,沈女士覺得不能讓孩子太辛苦,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給孩子報特長班,只是到了大班的下學期,孩子突然對國際象棋發(fā)生興趣,她才給孩子報了個國際象棋班。所以入學時,在漢字、拼音、英語方面,陽陽基本上是白紙一張。但是對孩子的數(shù)學,沈女士還是比較有把握:“他的計算能力還行,學國際象棋時經(jīng)常贏棋。”
但就是在這門不讓家長太擔心的數(shù)學課上,陽陽卻因為識字不多栽了跟頭。上學期考試評等級,陽陽的數(shù)學都是不合格。老師也常常打來電話,提到陽陽的識字量太少,這樣下去會影響后面的學習,需要家長平時下工夫。沈女士非常吃驚,拿著卷子,發(fā)現(xiàn)一些很簡單的應用題陽陽都做錯了。細問孩子,孩子說不知道這些題是讓干什么的。沈女士把題目念了后,陽陽很快給出了正確答案。“過了期中考試,老師都不讀題了,陽陽認的字太少,自己根本看不懂。”看著寶貝兒子,沈女士很著急。
“一定讓孩子提前識些字。”現(xiàn)在,面對朋友,沈女士都要現(xiàn)身說法。
個案】
分析】
新生一字不識數(shù)學考不及格
教材:要求識字量高了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高了
“兩高”抬高小學新生入學門檻
對孩子的遭遇,沈女士很困惑:“學前不識字,以前上學時好像也沒這么吃力,怎么現(xiàn)在上學對識字量要求這么高了?”
青島市一家知名度頗高的幼兒園,素來奉行開放教育的辦學理念,不辦英語、珠心算、拼音等特色班。但是去年從大班開始,拼音、數(shù)字開始向課堂滲透。在一些活動主題里,老師也不失時機地將識字穿插其中。一位大班的老師無奈地說,孩子上學后,有家長向幼兒園反饋,在幼兒園啥也不學,比起其他幼兒園的孩子吃虧了。所以,幼兒園只好妥協(xié)了。
在校外,快速識字、識字效率成了一些學前教育機構招攬生源的招牌,參加識字班,學讀三字經(jīng),不少幼兒園的孩子開始加入其中。
究竟是啥原因讓識字成了一個入學前不能回避的話題?
有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說,教材的變化是主因。青島的小學語文教材經(jīng)歷過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三套版本。2005年起,青島市啟用蘇教版語文教材。從事語文教學15年,先后經(jīng)歷過三種教材的青島朝城路二年級語文教研組組長蘇彬認為,三種教材中,感覺蘇教版對識字量要求最高。一年級上學期,需要孩子會識255個字,會寫的字129個。人教版的記不太清了,但是肯定比這少得多。
“學生入學后,不僅要學識字,還要學寫字,僅一年級上學期會寫的字就有129個。如果入學前能達到一定的識字量,學起來肯定要輕松得多。”一位一年級語文教師直言。
除了教材的要求,新生入學前識字量普遍增加,智力水平明顯提高,也促使教學進度加快。一次抽樣調查顯示,2004年,市南區(qū)小學生入學一周的平均識字量為100多到200字。一個40個人的班里,認得200多字的孩子占到了1/4,不識字的孩子僅有1/10。
一位曾擔任過某區(qū)語文教研員的教育界人士表示,現(xiàn)在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抱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因此進行各種相關的學前教育,變相抬高了小學生的入學門檻。
學前究竟要不要多識字?深陷周圍的學齡前兒童識字熱中,不少家長很苦惱。
“人生識字聰明始!”借用一位學者的名言,一位從事語文教學多年,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學副校長認為,學前不一定非得會拼音,但是要識些字。幼兒越早接觸漢字,其日后的閱讀、理解和應用能力就會越強。
也有教育界人士提到,刻意培養(yǎng)一些識字神童不見得是好事。有的孩子學前識字不少,甚至能讀書讀報,但是入學后缺少新鮮感,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從入學神童變?yōu)閱栴}學生,很可惜。如果孩子感興趣還好,如果不感興趣,過早去認字容易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學識字應該順其自然。相比知識上的儲備,孩子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更重要。
不少老師和家長反映,很多學前識字多的孩子并不是刻意學習的,更多的是來自生活中的慢慢積累。比如一些喜歡看動畫片、聽歌的孩子,有時比整天對著識字卡、玩識字游戲的孩子識字量更大,這個現(xiàn)象值得深思。
青島市實驗小學的王學芳老師建議,在生活中領著孩子看看站牌、包裝袋什么的,滲透一下,讀一讀,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識字能力。孩子認字后,在閱讀中會對學習拼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