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新學期對于小班來說苦、忙、累。因為大多數(shù)幼兒來園的時候情緒很不好,許多幼兒從沒接觸幼兒園、沒接觸大集體,難免會哭鬧,這時就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安撫他們的情緒。同時,還有一群不放心、不太理解幼兒教育的家長朋友們。而這段時間,又會發(fā)生很多的狀況。例如:打人、抓人等事件常有發(fā)生,老師們對此很苦惱。前幾天我班就發(fā)生這種事情,雖然家長很寬宏大量,但我卻很自責。
“為什么每一屆的孩子總會發(fā)生此類事件呢”?我做了深深的自我反。菏呛⒆犹煨詨膯?不是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們似乎還都不知道此舉動是錯誤的;是家長在家中教的嗎?當然不會!我想每個有素質(zhì)的家長都不會這么做的;是老師失職嗎?也不是,老師正在好好上課,即沒有串崗眼睛也沒有離開孩子。但是,就是發(fā)生了。
那天下午,孩子們正在吃點心,教室里很安靜。有的孩子用餐速度較快,已經(jīng)吃完了;有的孩子比較慢,還在細細品嘗著手中的美食。為了避免先吃完了孩子無所事事,我就彈起了學過的歌曲,帶著孩子們唱起了歌。突然,“哇”的哭聲劃破了這原本有序的場面。一幼兒傷心的大哭,一手捂著另一手的手臂。我連忙走過去,問她怎么啦。她說,旁邊的孩子咬她。坐在旁邊的幼兒一臉無辜的看著我。我問:“XX,你咬她了嗎?”他點點頭。“為什么咬她?”“她把手放在我的椅子上。”原來如此。
經(jīng)過和家長的溝通,這才得知孩子在家也會有這種舉動,作為家長并沒有過多的制止,這可以理解,現(xiàn)在的家庭中就一個寶貝,要什么給什么,可這樣做就真的對孩子好嗎?當然我們不能把責任推給家長們。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對的起這份職業(yè),對得起孩子,所以我想了一個辦法:在以后新生入園的時候,無論老師有多忙,都要問上一些孩子在家中的情況:對每一個幼兒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diào)查,并做好了詳細的記錄,我們對他們的情況有了逐個了解,才能因材施教。
做好家園共育同樣重要,多和家長溝通,讓家長知道家庭教育同樣重要,只有家長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