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愛”貫穿于我們的一生,百度中對“愛”字的解析為“一個人主動以自己的所能,無條件尊重、支持、保護和滿足他人的無法獨立實現(xiàn)的人性需求。”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們。
俗話說的好,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乖巧的孩子惹人疼。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如此,幼兒園也不例外,大到教育活動,小到游戲,那些調(diào)皮搗蛋,花樣百出的孩子總會吸引老師的注目,那些懂事聽話,學(xué)習(xí)能力優(yōu)于其他幼兒,成為小朋友中的佼佼者也格外受到老師的青睞,而那些默默不語、性格內(nèi)向,甚至埋沒在其他孩子光環(huán)之下,我們是否也曾經(jīng)忽略過他們,他們是不是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呢?突然,一個美麗俊俏的男孩在我的腦中若隱若現(xiàn),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小林(化名)。
一、家訪,愛之初體驗與小林的第一次見面是有備而來,四位教師閱讀幼兒入園調(diào)查表,得知小林的家中基本信息,了解小林的一日生活及自理能力,看著1寸照片,深深的被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所打動,多么俊俏的男孩,心中默默期待與他快快見面。
走進小林的家,迎接我們的是媽媽、爸爸、奶奶還有那個藏在媽媽身后,又驚又恐的小家伙,在媽媽的要求下,與我們輕聲打招呼。隨之我們坐在沙發(fā)上,與小林爸爸閑聊起來,小林似乎放松許多,在客廳里跑來跑起,還不停的嗚嗚呀呀說個不停,同行的張老師起身想?yún)⑴c到小林的游戲中來,卻被小林無情的推到,手背也被小林抓傷。
二、入園,我們的親密接觸入園,小林與其他同齡孩子一樣,都有一定的適應(yīng)期,早上哭鬧著,不愿意離開媽媽。聽著小林撕心裂肺的哭叫聲,那份心疼從心中油然而生的,撫摸著、安慰著,我試圖用手緊緊的抱住這個可憐的孩子,卻不料小林像只小泥鰍一樣,掙脫著滑落在地上,在地上爬來爬去,我用力抱起他,卻惹來他更加激動的情緒,手指用勁在我的胳膊上挖了一下,只感覺火辣辣的疼痛,這時的我還沒等反應(yīng)過來,他像離弦的劍一般直溜溜的跑出教室直沖到操場,四處張望尋找媽媽。我顧不得胳膊上火辣辣的疼沖出去,抱住那個可憐的孩子。
“小林,媽媽會來接你的,別著急好嗎?”我說“小林,媽媽會來接你的。”小林重復(fù)道。
“小林,張老師抱你走。”我說。
“小林,張老師抱你走。”小林說。
我抱著小林,哭聲小了,看著那雙紅彤彤的眼睛,聽著那一句句重復(fù)的話語,那種苦痛的感覺堵滿了整個內(nèi)心,這是一位語言表達(dá)能力欠缺的孩子,你和他的對話他只是一味的重復(fù)、重復(fù),他也許不懂你說的什么,但卻可以感受到你的情緒,感受到你的肢體語言,孩子是敏感的,孩子也是單純的,在他們心中好與壞是絕對的,從那時起小林便成了我的小跟班,連續(xù)幾天他都伴隨我左右,就連我離開教室他都會飛奔而去,或在教室里走來走去,大哭大鬧,心中變得是那么的不安,嘴巴里還嘟囔著“找老師,找老師”。
三、過渡,同伴間的交往經(jīng)過一段時間融合,小林的不安情緒已經(jīng)緩解許多,苦惱次數(shù)減低,哭鬧時間縮短,與老師漸漸建立起朋友的關(guān)系,整個教室緊張的空氣變得越來越稀薄,正當(dāng)我們沉浸其中時,接二連三的事情接踵而來,讓我們處理的應(yīng)急不暇。
一天,小朋友們正玩的高興,小林走過來,見一個推一個,沒有任何理由,也無任何前兆,一個個小朋友來到我跟前傾訴著小林對他們所做的一切。頓時,我的腦子一片混亂,更讓我招架不住的是小林無緣無故將一個孩子推倒在地,然后咬傷胳膊,胳膊上留下深深的一圈牙印,隨即我一邊抱住受傷的孩子,接納他的情緒并安撫他,一邊讓老師從廚房拿來冰塊,用毛巾包上冷敷胳膊,減輕孩子的痛處。
事情發(fā)生后,小林看到場面如此混亂,他“哇”的一聲哭起來,仿佛被發(fā)生的一切嚇到了,還沒等我找到他詢問事情的經(jīng)過,他便東躲西藏的在教室里亂竄一通。我走過去抱住他,摸摸他的頭,親切的說:“小林,沒事了。”見他情緒穩(wěn)定,我便告訴他咬人是不正確的,雖然他一直在重復(fù)我說的話,但是我明白在冥冥之中他會感受到什么。
四、家園共育,尋找問題所在針對小林近期的情況,我邀請小林的爸爸、媽媽來到幼兒園,與小林爸爸、媽媽一起聊小林從小到大所經(jīng)歷的事情,探討小林有這種過激行為的原因。小林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爸媽工作忙,基本每周末回去一次,近期因為要上幼兒園才接回來與爸媽一起生活。奶奶疼孫子,凡事小林說了算,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扔玩具搞破壞,咬人撓人的現(xiàn)象也存在,奶奶采取放縱不理不睬的方式處理,媽媽最近剛生下二寶,精力有限,無暇大寶,小林也會看媽媽不注意打弟弟、掐弟弟,有時被媽媽看見,媽媽給予批評指導(dǎo)。
經(jīng)過交流,我們共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1.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犯錯,利用繪本故事教會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允許他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
2.家長閱讀相關(guān)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如《捕捉兒童敏感期》,了解孩子發(fā)展所經(jīng)歷的階段,正確解讀幼兒的行為,并給予積極的引導(d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