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周期:一個月剛?cè)雽W(xué)時,崔喆然小朋友的奶奶就告訴我們:"孩子一直都是她帶,爸爸媽媽一直上班,很少顧及孩子,在家里,我也比較慣著他,小班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怎么上,不管是吃飯還是生活上能力都比其他孩子稍微弱一些,希望老師多看著點。"有了奶奶這樣的說法,崔喆然小朋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般來說,爺爺奶奶看孩子都會比較溺愛。
觀察記錄:
第一周入園孩子如奶奶所說,來了之后就自由走動,根本坐不住,當(dāng)大多是孩子有秩序地坐下或活動時,他總是一個人走來走去,不知道該做什么。中午也不睡覺,早餐午餐基本不怎么吃。我想:孩子可能是剛?cè)雸@,老師需要多一點耐心,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來適應(yīng)園內(nèi)的生活。
第二周入園早上一來,我就告訴崔喆然小朋友,先坐下來與小朋友交流,看看有什么快樂的事情與小朋友一起分享,周六日都去哪里玩了。開飯前,所有的小朋友都安安靜靜,小手背后,然后老師給孩子們盛飯,放在桌子上時,這個孩子就自顧自地拿起飯直接吃了。此時,我注意到了。馬上來到他的身邊,說:"寶貝,你可能還不知道,在老師盛飯的過程中,小朋友需要安靜的等一下,當(dāng)所有的小朋友都有飯吃了,老師就會說,小朋友們請吃飯,然后才可以吃飯的"。這時,崔喆然小朋友點了點頭,放下了勺子。
第三周入園入廁時,老師會告訴孩子們排好隊,一個一個上,可是今天崔小朋友又犯了一個錯誤,不僅沒排隊,還推別人。
此時我并沒有去責(zé)備孩子,而是走到孩子跟前,耐心地說:"入園后咋們不管作什么,都有一定秩序,如果小朋友都不排隊的話,上廁所肯定會你推我搡,這樣不僅特別亂,而且小朋友特別容易摔倒,發(fā)生安全事故。"說完后,崔喆然小朋友乖乖地站到了隊伍里面去了。
第四周入園早上一來,崔喆然小朋友主動地說:"老師早上好,我很開心,吃飯時開始準守規(guī)矩,開始自己動手吃飯,一天比一天好了。"…………..
經(jīng)過一個月的觀察,孩子在教室自由走動的現(xiàn)象,比前幾周好多了。
教育總結(jié)與反思:
每一個孩子生來都是"好動"的,這并不是壞事,作為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多點耐心,一點點去糾正孩子做的不好的方面,讓孩子慢慢養(yǎng)成好的習(xí)慣,而不是扼殺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
孩子的不良習(xí)慣不會再一天天地責(zé)罵中改變的,作為老師更多地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一點點地區(qū)改變,用愛的教育去感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