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追問與回應有效提升。盡管在釋疑中我輕松了一把,但我知道,作為主導,教師在孩子學習中的推進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我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并及時作出回應,以幫助孩子沉浸其中、反觀其外,感悟甚至超越文本。繪本結尾有一頁溫馨的畫面:貝迪回到家,媽媽緊緊地擁抱了他?吹竭@里,有個孩子奇怪地嘀咕了一句:“媽媽還沒睡覺!”我敏銳地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涉及文本內涵的關鍵點。我捕獲了它,并適時放大:“這時的天色怎樣了?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為什么貝迪一回家就得到了媽媽的擁抱?”“這么晚了,媽媽沒睡覺,她在干嘛?”聯(lián)系前面媽媽悄悄送煎餅、毯子和提燈的畫面,有孩子提出:“媽媽一直在悄悄地關心貝迪。”我接過話頭追問:“媽媽為什么要悄悄地?從中你看到了什么?”于是,一位摯愛孩子、充滿智慧的媽媽形象在孩子心里豐滿起來。此時的導,無疑為活動添上了畫龍點睛的一筆。
● 價值叩問這次實踐是我對自己的一次大膽突破,也是對自主理念的努力踐行。然而激情過后,我仍悵然若失。特別是與第一次相比,此次并不全然是超越。在我心中還有很多遺憾,讓我一次次叩問。
1.文本丟失,情感淡化。活動后曾有老師問我:“這次孩子有沒有完整欣賞繪本?”我一時無語,因為這正是我的遺憾之一。雖然孩子不識字,但文字對孩子深入理解文本、真切感受語言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由于一直跟著孩子走,活動中除了片言只語的解釋外,我甚至沒讓孩子傾聽一個片段,更別說完整欣賞了。與此息息相關的是,孩子更在意發(fā)現(xiàn)的快樂,而沒有靜心感受文本。與上次相比,孩子的情感體驗顯得非常膚淺。假如文本只是培養(yǎng)孩子興趣、提高閱讀技能的載體,那文本自身的人文和美學價值在哪里?
2.導不到位,學則茫然。第二次活動我的預設目標之一是“在質疑和解惑中探索自主閱讀的方法”。然而,由于年齡的限制及情境的暗示,孩子只是競賽似的比著誰的發(fā)現(xiàn)多,至于發(fā)現(xiàn)哪來的,無人關注。而我也疲于應付和評價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和解答,少有精力跟上。一位老師就曾在活動后若有所思地說:“怎么感覺孩子參與積極性很高,發(fā)展卻沒上次扎實?”于是,我又懷念起我精選的三個畫面,以及畫面背后凝聚的情感線索和技能滲透。雖然這次嘗試在孩子獨特感受和體驗文本方面給予了很大空間,但從孩子茫然的眼神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并未深入。我不由地反思:我是否陷入了技術主義泥沼?
追尋——在情與理中徜徉所謂“不思量,自難忘”。兩次實踐讓我在收獲頗豐的同時,也陷入了兩難境地。情與理,自主理念下它們到底該如何權衡?
1.入情出境,誰主沉浮真情感動是語言教學的生命,深切感悟是精神家園的支柱。游移在情、理之間,我發(fā)覺愛你沒商量的“專注”和跟著感覺走的“隨意”都沒能幫助我到達理想的對岸。非此即彼的做法,最終只會讓我和“有效的教學”漸行漸遠。
2.情理相生,并行不悖其實,情和理并不是自主教學兩條永不相交的直線,而是交錯融匯、螺旋上升的曲線。之所以迷茫、徘徊、困惑、猶豫,是因為我對自主理念還沒有融會貫通,對繪本教學也不能收放自如。在專業(yè)成長的漫漫長途中,我希望有這么一天、這么一幕:我懷著美好的教育理想、先進的教育理念來到孩子中間,科學而智慧地開展著教學活動。在師幼對話中,在情理相融中,我們一起在豐富的情感世界里沉醉、浸染,在深沉的理性天地里滌蕩、滋養(yǎng)。那時的我,盡情感受著孩子語言的靈動、想象的鮮活、思維的馳騁、個性的張揚……誰能說那僅是一個夢想?誰又能確定不會有第三次的實踐嘗試呢?
或許,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意味著一份獻身、專注,訴說著一種品位、個性,踐行著一絲深邃、遼遠。當我們開始教育的價值追尋之時,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不斷演變、沒有終點的旅程。
和孩子在一起,我們永遠在路上。
附:故事導讀(經(jīng)過刪減)小熊貝迪和弟弟吵了一架,一生氣離開了家。
貝迪爬上了一棵神奇的樹。
他餓了,樹上就長出了煎餅;他冷了,樹上就長出了毯子;他怕黑,樹上就長出了提燈。
這棵樹真神奇,里面藏著一個愛的秘密。
秘密是什么?
快跟想家的貝迪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