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分離性焦慮的預防與矯治對策
1、 預防為主是幼兒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重點,如何預防幼兒分離性焦慮 ,我們的做法是 :
(1) 新生入園前班內教師對幼兒作全面家訪,向家長了解孩子的飲食、起居、脾氣、愛好、是否挑食,有 否生過大的疾病等等,并請家長填好《 新入園幼兒情況調查表》備檔,以便今后在教育中起參考作用,因人施教 。同時與幼兒見個面,交談幾句,使幼兒入園時見著的教師是自己認識的,從而使幼兒有一種安全感。如倪靈小 朋友第一天來園時抓住媽媽的衣服不肯放手,老師用她的小名親切地叫聲“小豆豆,你不認識我啦,讓老師抱抱吧 ”, 她就順從地放開了抓住媽媽的雙手。
(2)召開新生家長會。①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幼兒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規(guī)等,使家長配幼 兒園做好孩子的入園準備。 ②向家長介紹幼兒新入園時可能出現(xiàn)的情緒問題,及采取的準確措施,不至于使家長 在孩子大哭大鬧時束手無策,或采取不當?shù)慕逃侄。如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哭鬧,心疼孩子,就不堅持天天上幼 兒園,而是二天“打魚”三天“曬網(wǎng)”, 結果使孩子焦慮情緒持續(xù)時間更長。再如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早上哭鬧不肯上幼兒園,就騙他說“好吧,就不上幼兒園,上公園去玩吧”。結果自行車繞了一圈后又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孩于情緒鬧得更兇。通過家長會,家長可以避免用這種不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③在家長會上,教師和家長一起商量,把全班幼兒分三批入園,第一批安排上過托兒所的,保姆帶大的,不太鬧情緒的幼兒,或家中無人照看的幼兒,三天左右再收托第二批,然后再收第三批,分批收托,有利于教師對幼兒園全面照顧,并避免了幼兒情緒互相影響、干擾。
( 3)幼兒入園的第一天,教師要親切、熱情地接待孩子,對哭鬧的要抱一抱,使孩子覺得教師可親可愛,從而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信賴感、親切感、安全感。
(4)在孩子情緒還沒有穩(wěn)定時,先不忙著組織各科教學活動,而是采用游戲的方式,帶領孩子一起玩玩電動玩具,大型運動器具,參觀、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
。5)教師要細心照顧每一位幼兒,允許孩子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習慣,不能用呵斥、恫嚇的方式對待幼兒。
。6)收托新生時,除了班內教師要全力以赴外,還要安排班外(行政,后勤)的教師有計劃的進班幫忙。
2、如何做好幼兒“分離性焦慮”的教育矯治工作呢?我們采用的方法是:
。1)環(huán)境脫敏法。即為幼兒創(chuàng)設愉快、輕松、優(yōu)美的教學環(huán)境,開學的第一天,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并放置豐富的玩具,使幼兒入園的第一天,就被這輕松、愉快、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豐富的玩具所吸引,分散幼兒的注意力,消除幼兒因離開親人而產(chǎn)生的焦慮不安的敏感情緒。
。2)“示范”矯正法。帶幼兒觀看大、中班哥哥姐姐玩滑梯、攀登架、蹦蹦床等大型玩具時的歡樂情景,欣賞大、中班唱歌跳舞,看他們做操做游戲,讓幼兒通過別人的示范行為,體會玩的樂趣,向往著自己也能玩玩,,從而減輕“焦慮”的程度。
(3)正面教育強化法。當幼兒情緒有些好轉時,教師要采用“獎賞”來予以強化,這種“獎賞”有兩種:一種是實物獎賞,如為幼兒準備一些糖果食品,但這類獎賞易使幼兒厭膩,因為現(xiàn)在的幼兒吃的東西多,這些“獎賞”不一定吸引幼兒,且用多了有一定副作用。二是精神鼓勵,如教師的微笑、表揚,貼紅旗、紅五星、小紅花等,這類獎賞更能激發(fā)幼兒積極向上的情緒,知道不哭才是好孩子,如馬小齊、莊申菲等小朋友,看教師給不哭的幼兒桂小紅花,于是好奇的止住了哭聲,教師抓住時機表揚他們并也給掛上一朵小紅花,激勵幼兒控制自己的情緒,再如孫志恒小朋友,早上,剛走進教室,還來不及向媽媽撒嬌,要媽媽早點來接這句話還沒來得及說,教師就拿著紅五星說:“呵,今天孫志恒真乖,沒有嘔吐,該貼顆紅五星”。并鼓勵他明天再爭取貼一顆,爭取紅五星最多,使孫志恒每天來園想貼紅五星,避免了因情緒反應而嘔吐的現(xiàn)象。
(4)游戲治療法。游戲是幼兒喜愛的基本活動,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通過游戲,使幼兒緊張、焦慮的負性情緒得以釋放,緩沖了心理應激,愉快和健康的情緒得到發(fā)展。
以上是我們探討過程中歸納起來的幼兒“分離性焦慮”預防措施與教育矯治的方法,在九七年的新生收托工作中,我們采取了以上的措施和方法,我們覺得這些措施、方法是可行的,有一定價值的:
表(2)++++年小乙、小小班幼兒入園最初三天的情緒表現(xiàn)
表現(xiàn) | 輕度焦慮 | 中度焦慮 | 重度焦慮 | 正常情緒 |
人數(shù) | 16 | 12 | 2 | 20 |
百分比 | 32% | 24% | 4% | 40% |
表(1)表(2)對照,明顯看出,正常情緒的幼兒從++++年的40%提高到 ++++年的 55%,有分離焦慮情緒的幼兒從 ++++年的 6O%下降到++++年的45%,特別值得慶幸的是重度焦慮情緒的幼兒++++年一個都沒有,這可能是措施的湊效,也可能是巧合。在1998年的秋季招生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驗證其可行性和價值性。
[媽咪愛嬰網(wǎng)教案頻道hltdp.com.cn/jiaoan]
參考分析:
①《兒童心理衛(wèi)生教育》杭州市教委編
②《學前心理學》陳幗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幼兒教育》雜志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1995年第4期
該論文獲++++年浙江省幼兒建康教育研討會論文評比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