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實驗小學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調查報告
實驗小學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
師幼互動情況調查報告
常熟實驗小學幼兒園 陳飛
文章采用“弗蘭德斯相互作用分析系統(tǒng)”(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ies,簡稱FIAC),對實驗小學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師幼的言語進行了詳細的記錄,深入分析了集體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情況,并對此進行簡單的個人闡述。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師幼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xiàn)形態(tài),存在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表現(xiàn)在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領域,并對幼兒的發(fā)展產(chǎn)生難以估量的重要影響。《綱要》在組織與實施部分已明確提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敏感地觀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實驗小學幼兒園教師作為常熟市幼教發(fā)展走在最前沿一支隊伍,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育行為不斷改善,熱愛幼兒,尊重幼兒的觀念在教育實踐中得以落實。集體活動作為一日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師幼的互動行為可以看出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情況。筆者以一日活動的集體教學活動作為研究的內(nèi)容,深入分析實驗小學幼兒園師幼互動的狀況。
二、研究對象與時間
研究時間:2006年10月至2006年11月;
研究對象:實驗小學幼兒園十位教師。
三、研究方法
采用“弗蘭德斯相互作用分析系統(tǒng)”(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ies,簡稱FIAC),以隨堂聽課的形式,隨機對集體教學活動進行10分鐘的記錄。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師幼言語互動狀況表一
所占比率
類型
作出反應
主動發(fā)出
總計
教師言語
22.1%
34.3%
56.4%
幼兒言語
36.2%
6.3%
42.5%
停頓
1.1%
1、 教師與幼兒言語交流狀況良好。我們可以看見教師與幼兒的言語互動比率是56.4%:42.5%,說明教師和幼兒在集體活動中進行相對平等的時間的交流。但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交流的互動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的。教師在集體活動作為主動發(fā)起的互動比例要遠遠高于幼兒的主動發(fā)起言語,分別占總量的34.3%、6.3%。教師和幼兒在師幼互動中主體地位存在著明顯差異,教師更多是言語發(fā)起的主動地位,而幼兒則大多是處于被動地位。幼兒言語作出的反應占有36.2%,說明幼兒在集體活動中主要是教師占有主體地位,幼兒只是言語的被動反應者。這種互動是表明幼兒在集體活動中的主動性的發(fā)揮程度是有限的。教師居于更為主動和優(yōu)越的地位,而幼兒則相對被動。其中教師在集體活動的師幼互動中的行為性質和敏感性程度,直接影響了幼兒在師幼互動中的主動地位和主體性的發(fā)揮。
2、我們還發(fā)現(xiàn)幼兒主動發(fā)起的言語質疑性的語言相對很少。幼兒的這種質疑性的言語在集體活動的分量是極少的的情況說明一個現(xiàn)狀,中國的幼兒較多使用的是“肯定回答”、“陳述解釋”等言語行動類型,而較少使用疑問質疑的方式來參與提教學活動的討論?梢赃@樣認為,“中國孩子在與成人(母親或教師)交往活動中,有許多機會只用回答問題和陳述見解的方式進行一個接一個問題的討論,相對而言他們運用其他交流類型的時間和空間就有可能少些。幼兒園的集體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幼兒很少提出質疑性的提問的現(xiàn)狀,
教師言語的狀況表二:
教師言語
比率
作出反應
接受感情表達
5.1%
表揚或鼓勵
4.3%
接受采納意見
3.3%
提問
9.4%
主動發(fā)起
講課
21.1%
發(fā)出指令
6.3%
批評
6.9%
3、師幼互動行為進行過程中,教師的作出反應的言語與主動發(fā)起的言語較接近,在作出反應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積極的言語行為,這些言語行為包括接受感情表達、表揚或鼓勵、接受并采納幼兒的意見和提問,這些都是有助于師幼之間積極的互動。這里我們還要強調的是在教師的主動發(fā)起中,批評這一項中占有相對很大的比重,這表明:在集體活動中教師很在意幼兒的消極表現(xiàn)的,采用批評的教育方式來使幼兒首先保持集體活動的安靜的環(huán)境而不是教師發(fā)生交流和互動!艾F(xiàn)在應該做什么”“不希望小朋友隨便插嘴”,在教師與幼兒的心目中有著比較明確的規(guī)定。在這樣的壓力和環(huán)境下,師幼之間充分、積極的互動關系是難于建立的。還有就是班級龐大的幼兒人數(shù)。想一想:一個班級有接近五十名幼兒的狀態(tài)下,教師精力是有限的,常常為照顧多數(shù)幼兒的學習,而扼殺一些在教師眼里的調皮鬼,使得集體活動有個安靜的環(huán)境。集體活動如果沒有一個安靜、有秩序的環(huán)境,就無所謂的互動了。居于這樣的環(huán)境所迫, <(1)創(chuàng)設師幼互動的精神環(huán)境,促進積極、有效的互動《綱要》在許多方面涉及到:“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啊l(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良好的精神環(huán)境有助于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敢于與教師進行平等的交流。
(2)教師要轉變角色定位,提高幼兒在互動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幼兒長期的互動經(jīng)驗所形成的將自己定位為師幼互動中的服從者。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鼓勵幼兒主動發(fā)起各種言語來進行互動,而不是成為互動的服從者。
(3)提高互動中幼兒疑問和質疑。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言語多數(shù)是肯定式回答。幼兒的疑問和質疑類言語行為明顯不足,對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行動造成很大的消極影響。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怎樣增加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質疑提問的機會。注意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預期”和“假設”,不要過于注意幼兒 <>言語內(nèi)容的邏輯性而給予消極或否定的反饋,影響了互動中幼兒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4)深化幼教改革,幼兒園班級人數(shù)應向小班化發(fā)展。大容量的班級是對教師教學的不公平,也是幼兒享受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在規(guī)模大的班級中,幼兒與教師互動的機會相應減少。同時,教師為應付如此多的幼兒,可能采用消極式的師幼互動相應增多。教師可能疲于應付班級日常工作,而常常只能抓多數(shù),而忽略對一些有特殊情況幼兒的互動。
附表:弗蘭德斯師幼相互作用分類系統(tǒng)
教師語言
作出反應
1.接受情感表達:和藹地接受幼兒所表達的情感,可以是積極或消極的情感,包括預見或回憶情感。
2.表揚或鼓勵:表揚或鼓勵幼兒的行為或動作,說笑話使之放松緊張感,點頭,說:“噢,噢”“說吧”等
3.接受并采納幼兒的意見:利用幼兒意見建立或解釋某觀念。
4.提問:關于幼兒回答問題的內(nèi)容和過程向幼兒提問。
主動發(fā)起
5.講課:陳述有關內(nèi)容、過程的事實,陳述自己的觀點,并就有關問題提問。
6.發(fā)出指令:指示幼兒做某事,要求幼兒服從等組織課堂活動的指令
7.批評:為讓幼兒改變行為而說的話,包括說明教師為何要這樣等解釋語。
作出反應
幼兒言語
主動發(fā)起
8.對教師的言語反應
9.主動言語:自己要要說的,主動發(fā)言等
停頓
10.沉默或困惑:短時間沉默,或觀察者未能理解師幼交往時的一段困惑時間
參考文獻
1、教育科研學前兒童發(fā)展與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王堅紅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10月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3、《教育科學研究入門》顧天禎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