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師大杭州幼兒師范學院附屬幼兒園國際部 鄭曉潔
大班“開超市”是一個數學活動,“開超市”是我們幼兒園經常進行的一個主題。我發(fā)現這個主題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數學教學內容。比如統(tǒng)計貨品的數量,給商品標價、買賣貨等都與數學有關。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相關的統(tǒng)計記錄經驗,但知識經驗還比較零散,需要再提升一下,這個活動讓幼兒學習用圖表統(tǒng)計的新方法,以拓展幼兒的數學經驗,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而超市是幼兒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場所,從中挖掘數學學習的元素,也符合了綱要中提到的,教學內容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的原則。
這個活動就教學內容而言,其實并不新,超市的內容是老師們經常涉及的。但是我們想體現一個理念,就是讓幼兒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增加幼兒的數學經驗,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因此我的三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解決實際問題而展開的。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開張前登記超市的財產。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法來統(tǒng)計記錄超市里的物品,并將統(tǒng)計結果展示交流。大班幼兒已經有了個體不同的經驗,他們有了思維的碰撞,也有強烈的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繼而老師和幼兒共同商討出一種新的統(tǒng)計方法,這樣的學習更加激發(fā)幼兒的主動行和積極性,改變了以往的教師單純教的模式。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對商品進行分類統(tǒng)計。通過對超市商品的分類,先讓幼兒小組合作,完成分類,集體嘗試用新方法來統(tǒng)計記錄。合作是大班幼兒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在進行商品分類的過程中我使用了小組合作的方法,這樣既降低了第一次操作的難度,也同時發(fā)展他們的合作能力。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對每一類商品再次分類統(tǒng)計。這是個人操作的方式來利用新圖表進行統(tǒng)計記錄的過程,最后再次讓幼兒展示自己的統(tǒng)計結果,在集體中進行交流和檢驗。因此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并把操作的記錄表呈現在集體面前,既起到了與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經驗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驗證。
這樣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一方面是讓孩子在操作前有明確的目標,內心有一種要解決問題的動力,他們更愿意投入學習。另一方面也有一個難易的遞進,如先分大類,再分小類。
活動開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實際流程展開,實際上內在遵循了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注重了由易到難:先用自由的方法統(tǒng)計,繼而教師推薦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統(tǒng)計的方法難易,優(yōu)劣,選出孩子心目中比較認可的方法,這也是一種經驗的提升。這個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單一操作練習的形式,而以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為主旨,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游戲中拓展數學經驗,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教學活動設計:開超市 (大班)
浙師大杭州幼兒師范學院附屬幼兒園國際部 鄭曉潔
設計意圖:
超市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場所,而“藏”在超市里的數學卻比比皆是,貨品分類、貨品排列、貨品重量、貨品價格、買賣等等。通過一種簡單明了的方法把需要的物品清楚的記錄下來,這對于大班的幼兒是一種經驗的提升。設計這個活動是想讓幼兒帶著以開超市為主要目的學習任務,嘗試分類,并使用另一種統(tǒng)計方法來記錄超市物品,并在活動中能表現出自主、探索的學習狀態(tài)。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驗,初步學習利用圖表進行統(tǒng)計的方法,并了解圖表統(tǒng)計的特點。
2、樂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合作學習。
活動準備:
1、玩具架3個,小籃子5個,購物車2輛水果、蔬菜、水產品若干;
2、統(tǒng)計圖范例一張,空白表格兩張;
3、幼兒操作用格子圖紙若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結合生活經驗,談論與超市有關的內容,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通過記錄貨架等物品初步嘗試統(tǒng)計。
1. 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貨架、購物籃、購物車的數量。
2. 幼兒交流自己所記錄的方法。
3. 討論新圖表制作方法。
4. 嘗試新圖表的統(tǒng)計方法進行記錄。
三、通過對超市商品的分類,學習和利用新圖表統(tǒng)計貨品。
1. 請幼兒把超市商品進行分類。
2. 嘗試合作學習,分組統(tǒng)計各種類別的商品數量。
3. 請幼兒將各類別的商品進行再次分類并統(tǒng)計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