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在孩子的一生中到底起什么作用?老話說"三歲看大,五歲看老",可見作用之大,我到更愿意將五歲以前的教育比喻為鑄造容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健康、心態(tài)、習慣、技能都只是其中的一塊而已,裝入其中的是知識,知識能裝多少取決于有沒有"短板",這四大方面任一方面有"短板",最終都會制約知識的容量,也會制約孩子最終的發(fā)展。所以在幼兒教育階段比較知識的容量是沒有意義的。
早教教什么之習慣篇中對于習慣的養(yǎng)成是我最為費力的,因為在十幾的教書生涯中,我越來越成為一個悲觀主義者,我覺得教育的主要任務(wù)之一就是與孩子與生俱來的一些"惡習"做斗爭,譬如老話說的"懶、饞、貪、占、變",而且由于獨生子女,三代同堂,要想真正地去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克服一個壞習慣還真不那么容易。
果果到目前為止,具備的比較好的習慣有:
1、生活自理能力:3歲左右的果果已經(jīng)可以自己穿脫衣褲,自己吃飯,自己刷牙、洗臉、洗手、洗腳,基本上不讓大人抱……而且特別喜歡幫大人做事。
2、自我控制能力:對于自己很喜歡吃的東西,再也不會象兩歲左右時吃個沒完,通常會在一開始給自己定一個數(shù)字,一旦達到就會主動把東西收起來或離開那里;面對自己很想要的東西,我通常會讓她說一個想要的理由,然后我說一個不能要的理由,然后讓她判斷誰說的更有道理,一般而言她在沒有得到滿足后可以平靜地離開;去公園玩可以任意選擇三項游戲,玩到后會主動離開;每天必須要做的事先做完后才去玩……3、生活比較有規(guī)律4、對自己的選擇比較負責任:果果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像所有的孩子一樣,對所有的事情都比較好奇,但對于她所有問題我們都盡可能地予以回答,同時告訴她這件東西或這件事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后讓她自己選擇,一旦她做出了選擇,我們會讓她堅持下去,承擔后果。而從不為了省事,給她一個錯誤的答案。譬如在她要吃辣椒,我們不會告訴她那不能吃,我們會告訴她吃了之后可能會感到辣,她問什么是辣,我們會說是一種很難受的感覺,但喜歡的人會覺得很舒服,她如果堅持要嘗,我們也會給她一些,因為是自己的選擇,她一般不會哭。
5、比較專心……但也有些壞習慣,比如做事情比較磨蹭,比較嬌氣等。
感觸:1、在培養(yǎng)習慣的關(guān)鍵時候,全家的態(tài)度一定要一致,否則孩子是最會抓住大人弱點的?稍诤⒆硬辉跁r做好全家的思想統(tǒng)一工作,特別是老人。
2、在習慣養(yǎng)成遇到困難時,家長要以平靜的態(tài)度堅持,打罵通常會減輕孩子改正壞習慣的動力,因為孩子會認為做錯事已經(jīng)受到懲罰了;恐嚇會降低家長的威信,因為通常這些恐嚇不會實施,時間一長,孩子會不以為然。
3、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會禁受不了一些誘惑,所以讓孩子遠離這些或直接用謊話"騙"過孩子,可是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視線之中,他會有其他的途徑接觸到這些,所以與其自欺欺人,不如教會孩子選擇和自我控制。
為了堅持果果的好習慣,和她洗漱去了……昨天我寫了一個對女兒早期體能教育的帖子,權(quán)當充數(shù),F(xiàn)在我想談?wù)勎覍υ缙诮逃睦斫夂腕w會。
早期教育到底應(yīng)該教什么?教識字,教算數(shù),學英語,背唐詩。。。難道這些就是早期教育嗎?我并不如此認為。我理解的早期教育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一個好的習慣和能力。
知識學會了,長期不用可能忘記。而好的性格,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和工作能力,卻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從孩子還是嬰兒時,我就從不縱容她的無禮哭鬧。從她幾個月起,只要她做錯了事,我一定會給她講道理,嚴重時也會打她。但打完后還會告訴她為什么打她。那時每個人都說孩子這么小,根本就不懂事,你在對牛彈琴。然而我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確認,每個孩子在嬰兒時都很聰明,他們只是不會說話,表達不出來而已。每個家長大概都見過,孩子摔倒后,第一反應(yīng)總是先找大人,看見大人跑過去,他就開始哭,大人如不理他,他就會自己爬起來。
女兒小時候,我也沒刻意教過她寫字,算術(shù)。我會每天給她講故事,讀書,帶她走入大自然。
女兒從懂事起,就是個乖巧聽話,人見人愛的孩子。是個有好東西知道與人分享,懂得感恩的孩子,也是個自理能力很強的孩子。
上學后,我并不多問她的學習,除了幫她養(yǎng)成回家先做作業(yè)的好習慣外,更多的是鼓勵她多參加課外活動。
我相信那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前的早教的確很重要,但家長要教給孩子的應(yīng)是長大做人的能力。
早教教什么 2009-06-18今天是寶寶第三次去上早教課了。早教對于我們這些年輕的媽媽們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我也常常遇到一些媽媽問我,你家梓惠在早教中心學什么了,學會什么了,都教些什么。亢芏嗪芏,諸如此類的問題。每當這個時候,都讓我一時語塞,是啊,都學什么了。老公有時也說我,還天天嚷嚷著給孩子做早教做早教的,書買了一大堆,每個育兒專家的觀點都如數(shù)家珍,可連學什么了都不知道,還能不能行了?粗斆鳌⒖蓯鄣膶殞,我就恨自己,為什么嘴那么笨呢,為什么心里明白,卻說不明白呢。
今天上完課,我還是一如即往的和劉老師聊著孩子的話題,她的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早教中心呢只是一個引導作用,它教會的不是孩子多少學問,而是教會我們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引導孩子,如何在孩子的個個不同的階段,用不同的游戲,來正確的開發(fā)孩子的潛能。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在家也不知道和孩子玩點什么,給他買了那么多玩具,玩幾次就不玩了,天天纏著你,一不順心,就大喊大叫的;要不就是非要出去,在家一刻也不呆;本來在家挺活潑的孩子,出去卻蔫了,見人也不說話,膽小,怕生,不合群。等等特點,讓家長都手足無措。
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先排除孩子的性格迥異不說。我感覺,關(guān)鍵的還是在家長---孩子的看護者。
一、先說隔代人帶孩子,對孩子過于保護。現(xiàn)在的家庭都是四個大人,甚至更多的人去養(yǎng)育一個孩子,大家生怕寶寶,磕了碰了,受別人欺負了。疏不知,這樣是害了孩子,孩子是一個社會人,他也有他的小圈子,讓他接受一些挫折教育,謂常不是好事兒。如,今天上課的時候,有一個新來的寶寶老是想去拿老師的玩具,因為梓惠正處于秩序的敏感期,所以,梓惠用小手拽著那個小男孩不讓他過去,他奶奶看到了,嚇得象什么似的,一下抓住梓惠的胳膊,甩了過來。梓惠好象被嚇到了,因為,在她的情感中,奶奶都是很慈祥的,沒見過如此厲害的奶奶。她皺個小眉頭,一臉的不高興,我只好告訴寶寶,說奶奶是讓寶寶好好看劉老師,別和小朋友做小動作。等下課了,再和小朋友一起玩。寶寶聽了這話,心情才好一點。其實,對于孩子之間的交流,家長不要過多干涉,只要對身體沒有傷害,我們可以讓寶貝們,自己去處理問題。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他們會自己處理好的。也許,今天的事情,如果那個奶奶不說,她的小孫子就會感覺到自己做的不對。而聽了小梓惠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