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三歲多的笛笛對媽媽說:“我要穿黑貓警長的鞋子去幼兒園。”他說的黑貓警長的鞋子,其實是一雙長統(tǒng)橡膠雨靴。
媽媽說:“不行,今天出太陽,腳在里面好悶,而且,運動起來……”
“我就是要穿!”沒待媽媽的話說完,笛笛就高聲叫起來,而且開始嗚咽了。
媽媽意識到,此時直接說“不行”,或者講道理,都不是好辦法。因為,像笛笛這樣3歲多的孩子,正處在一個自信、自強、充滿激情和好斗的時期,同時也處在兒童的第一個叛逆期。他們嘗試新事物,直接依照他們的愿望行事,根本沒有成人心目中那么多的規(guī)則和禁忌。
笛笛本來就是個執(zhí)著倔強的孩子。這段時間,笛笛好像因為想反對一切權(quán)威而變得更加地執(zhí)拗了。他甚至發(fā)現(xiàn)媽媽也會犯錯誤,因而他也應(yīng)該有自己的主意。此刻,上幼兒園的時間逼近了,媽媽覺得,她要做的,首先就是要——
消除彼此間的對立
媽媽說:“你能不能穿那雙火紅的鞋子?就是像消防員穿的那一雙?”
笛笛說:“不行!
媽媽又說:“或者那雙你一直很喜歡的牛仔布鞋?”
笛笛喊起來:“不,不!”顯然,他煩了。
媽媽為難了,但是她轉(zhuǎn)念一想,其實,笛笛穿雨靴去幼兒園,嚴(yán)格意義上講,并不是一個錯誤,而只是不甚合適,也就是運動不方便,容易崴了腳,但是發(fā)生這件事的概率并不很大。也許今天的運氣不會這么糟吧?所以,她迅速地判定,這并不是一個原則性的、大人必須堅持的問題。
媽媽說:“那我想想啊!
接著,媽媽想,既然孩子這么堅持,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那么,大人也應(yīng)該——
不忽略孩子的問題
媽媽覺得,很多父母反復(fù)應(yīng)用的注意力轉(zhuǎn)移法,僅僅是一種避免沖突的方法,但是,孩子的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今天孩子的注意力被轉(zhuǎn)移了,明天孩子還可能提出同樣的問題。而且,實在不能被轉(zhuǎn)移怎么辦?還不如直面問題,進而化解問題。
如果你直接面對孩子的問題,孩子就能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與愛。有可能這樣會讓彼此的分歧更明朗,甚至白熱化,但孩子就是在這種對抗中,強烈地感覺到自我,知道通過怎么的辯白、斗爭,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這是一個良好的培養(yǎng)自我意識的機會。
媽媽問:“你很喜歡這雙黑貓警長的鞋子嗎?”
笛笛安靜了一些,抽泣著回答;“是!
媽媽接著問:“為什么呀?”
笛笛說:“因為它很厲害。”
媽媽問:“它怎么厲害的?”
笛笛幾乎完全不哭了,他很認(rèn)真地說:“黑貓警長穿上它,去抓老鼠,老鼠一下就被抓住了!
媽媽立即表示出同感:“那這鞋子有多厲害呀。”
笛笛說:“是啊,你沒看見動畫片里就是這樣的嗎?”
媽媽說:“我差點忘了。哦,我知道了,你就是喜歡厲害的,警察用的東西!
笛笛說:“因為我是黑貓警長呀!
媽媽說:“好吧,你穿上吧,我們?nèi)ビ變簣@了。”
這其實是——
給他嘗試的機會
媽媽拿出一個袋子,把笛笛另外一雙運動鞋裝了進去。到了幼兒園門口,媽媽把裝了運動鞋的袋子交給笛笛,并且告訴他:“如果腳不舒服,可以換上這雙運動鞋,不過,隨你的便!
笛笛沒有反對,提了袋子進去,放在了自己放衣服的地方。
下午,放學(xué)回來,笛笛主動告訴媽媽:“老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