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建“小卡”
懷孕12周以內,持身份證、戶口本和結婚證,至女方戶口所在地居委辦理一張寫有預產期的生育證明,并蓋章;攜此證明至女方戶口所在地的街道醫(yī)院登記信息并做常規(guī)檢查(一般包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白帶等,有些醫(yī)院會做b超檢查);領取體檢報告后,街道醫(yī)院會發(fā)放《某市孕產婦健康手冊》(也就是俗稱的“小卡”)。
第二步:建“大卡”
選擇一家你將來準備生產的醫(yī)院,懷孕12周左右,帶好《某市孕產婦健康手冊》去這家醫(yī)院登記,并做初次檢查。
溫馨提示:如果打算早上掛號建卡,不妨空腹,可以完成驗血,不用再去一次。各家醫(yī)院建大卡程序略有不同,很多醫(yī)院需要現金支付建卡費用,需事先了解,省去麻煩。
第三步:領取寶寶出生證
準媽媽在入院的時候,醫(yī)院會要求填寫《出生醫(yī)學證明自填單》,寶寶出生后,醫(yī)院會據此發(fā)放《出生醫(yī)學證明》。
溫馨提示:建議準父母在寶寶出生前幫他(她)想好名字,以便登記。《出生醫(yī)學證明》上的名字一經登記,再改動將很麻煩。
第四步:給寶寶報戶口
父母雙方均為本市居民的新生嬰兒,在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嬰兒父母或監(jiān)護人憑《出生醫(yī)學證明》、《出生醫(yī)學證明副頁》、嬰兒父母的《結婚證》和《戶口簿》,向嬰兒父親或者母親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報出生登記(隨父報出生的,必須攜帶母親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外省市婦女與本市常住戶口的居民結婚,2003年8月7日后出生的嬰兒可在父親常住戶口所在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登記常住戶口。此類戶口由公安機關審核后辦理出生登記。需審核的證明材料包括嬰兒父母結婚證、嬰兒的《出生醫(yī)學證明》;父母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第五步:領取寶寶的社?
具有本市戶籍的學齡前嬰幼兒可申領社會保障卡,寶寶將來的學籍管理、就醫(yī)結算、0-6歲嬰幼兒保健都用得上它。
街道(鎮(zhèn))居(村)委會工作人員將《某市社會保障卡申領登記表》發(fā)給轄區(qū)內嬰幼兒家長,由嬰幼兒家長填寫或核對登記表上嬰幼兒姓名、性別、民族、公民身份證號碼與戶口簿上是否一致。信息核對一致的,在登記表后粘貼載有嬰幼兒戶籍信息的戶口簿復印件,然后將登記表和社會保障卡工本費25元交到就近的街道(鎮(zhèn))社會保障卡服務站。信息核對不一致的,先前往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更正信息,然后攜帶更正后的嬰幼兒戶口簿首頁和載有嬰幼兒戶籍信息頁的復印件前往就近的服務站現場重新填表、繳費。
未領到登記表的,家長也可以攜帶嬰幼兒戶口簿首頁和載有嬰幼兒戶籍信息頁的復印件前往就近的服務站現場填表、繳費。
第六步: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去街道社保服務站辦理。要帶上戶口簿、結婚證、寶寶的出生證、夫妻雙方的身份證和1英寸照片各一張。有些街道會要求出示已采取節(jié)育措施證明,可事先致電詢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