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室內(nèi),總徘徊著女兒郭斯淇的身影。
昨日下午3點,大雨傾盆。普愛醫(yī)院腎內(nèi)科血液透析室,一位看上去六七歲的小女孩躺在病床上,面色蠟黃,身材瘦弱。她身邊,一位中年婦女仍在不住喘氣,頭發(fā)濕成一綹綹。
女孩名叫郭斯淇,今年已經(jīng)14歲了;站在一旁的是她的母親張燕,她只有38歲。每周兩次,張燕都會親自開著電動三輪車,花費半個多小時,將女兒從古田四路的家中送到普愛醫(yī)院來做透析。母女倆相依為命,過了13年。
女兒雙腎萎縮成“棗子”
張燕是硚口牛奶廠擠奶女工,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1996年7月,女兒小斯淇降生,更是她和丈夫的希望。沒想到,半年后,命運就在這幸福上劃了一個休止符。突然有一天,張燕發(fā)現(xiàn)女兒不排尿了。她連忙抱著憋得哇哇直哭的斯淇趕到醫(yī)院。診斷結果讓她渾身發(fā)冷:“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影響了膀胱上的神經(jīng),孩子以后必須終身帶尿管。”
“這孩子就算養(yǎng)大,也是痛苦,”很多人勸她放棄。丈夫放棄了,很少再過問女兒治療的事?蓮堁鄰牟环艞墸嘈“只要堅持治療,孩子一定會好起來”。她帶著女兒跑遍武漢各大醫(yī)院,還曾到北京等地尋訪名醫(yī)。
14年來,小斯淇先后接受過9次手術,全身刀痕累累?尚疫\女神卻偏偏遺忘了這個可憐的女孩兒,六歲時,斯淇兩次神經(jīng)移植手術失;多年來造瘺口反復感染;由于長期病痛導致肝腎功能衰竭,雙腎萎縮到只有棗子大小,最終被確診為尿毒癥。
丈夫離開苦命母女
1998年,牛奶廠破產(chǎn)。為給女兒看病,她賣過魚,做過早點,在超市站柜臺,去商場當售貨員。2006年,張燕和早已恩斷義絕的丈夫離了婚。婆家再也指望不上了,她只有更辛苦地工作。這些年來,在親戚朋友和好心人幫助下,她為女兒賺出了10多萬元的治療費。小斯淇一邊治療,一邊上學,勉強讀完初一。
今年1月份,斯淇食欲急劇下降,手腳無力。張燕帶著孩子住院?伤逛繝顟B(tài)越來越差,肺部感染,喘不上氣,血壓很高。醫(y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張燕苦苦哀求醫(yī)生“一定要救孩子”。母親流著淚勸她:“你難道要賠進去一輩子嗎?”張燕很肯定:“只要有一絲希望,我都要讓她活下去。”
張燕的堅持感動了醫(yī)生,媽媽的希望仿佛也傳到了小斯淇的心里。一針強心劑下去,原本已奄奄一息的斯淇又挺了過來。
4小時手術打通生命通道
3月,張燕將女兒轉入普愛醫(yī)院。此前,斯淇一直靠臨時導管作為透析通道。但臨時導管使用壽命短,容易感染,也易產(chǎn)生血栓。必須建立動靜脈造瘺管,以便長期透析。
因為長期病痛,小斯淇非常瘦弱,動脈血管僅14毫米粗。手術難上加難,很多專家連連搖頭。如果不能及時手術,斯淇無法按時透析,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8月初,普愛醫(yī)院腎病科主任許傳文和吳瑋聰、黎妮一起,針對郭斯淇的實際情況反復討論。24日,他們?yōu)樾∷逛窟M行了手術。
近4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生命通路”打通了!主刀醫(yī)生吳瑋聰說:“是張燕的堅強和樂觀感動了我,手術才會如此順利”。他很佩服張燕:“她是我見過最樂觀、堅強的病人家屬,不管多難,我總看到她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