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天天邀請壯壯到家里來玩。玩著玩著,為了搶奪一個小汽車,兩個小家伙打了起來。媽媽阻止天天說:“你是小主人,應(yīng)該讓著客人。”天天哭著大聲說:“不對,這玩具是我的,他得聽我的。”媽媽說:“是你主動邀請壯壯來玩的,你不讓著客人,以后人家就不來玩了。”天天邊說“不玩就不玩!”邊去推壯壯,還說“你走!你走!”媽媽也生氣了,使勁推了兒子一下,說:“你這孩子不講理,我們都不理你了!”天天說:“不理就不理!”關(guān)上房門,一個人在里面哭。
天天媽媽很尷尬,向壯壯母子道歉:“這孩子脾氣特別擰,壯壯別計較。”壯壯媽媽連忙說:“壯壯也做得不對。”轉(zhuǎn)身訓(xùn)斥壯壯:“你們搶什么搶!現(xiàn)在都玩不成了吧?”壯壯不服氣地說:“是我先拿到小汽車的。”媽媽說:“不許狡辯!誰先拿到手就是誰的嗎?你們不會一起玩嗎?”挨了批評,壯壯撅起了小嘴。一場聚會不歡而散。
發(fā)脾氣的孩子最需要“共情”
“不管什么理由,發(fā)脾氣終歸是不好的,有話可以好好說,有問題可以好好解決,發(fā)脾氣不但無濟于事,還會把事情搞得更糟。”——大家通常這么認為。于是,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會先批評教育,再耐心講道理,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爭取以后不要再犯了。可實際上,這種教育效果往往不佳,孩子并不知錯也不認錯,下次還會再犯,就像天天和壯壯一樣,他們對媽媽的管教并不服氣,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關(guān)鍵在于:父母沒有意識到“以理服人”的前提是“以情感人”,也就是“共情”。共情,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理解對方,就好像感受到對方的情緒體驗一樣,并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出對對方的理解與感受。
每個人都有共情的需要,希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孩子也是一樣。
當成人做錯事而心里不舒服的時候,或者被誤解而感到委屈的時候,可以向知心朋友傾訴,或者求助于心理咨詢機構(gòu),這樣就得到了朋友或心理咨詢師的共情。但是,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往往被成人認為是不成熟的、需要正面引導(dǎo)的,而孩子自己又不會主動傾訴或咨詢,所以他得到的共情遠遠少于成人,只能默默地承受心理壓力。
發(fā)脾氣的孩子是情緒脆弱的,他們的內(nèi)心沖突及困惑比不發(fā)脾氣的孩子更強烈,承受的心理壓力更大,他們更需要父母設(shè)身處地的共情,需要父母的安撫與幫助,可是,他得到的更可能是父母的壓制與批評。
外在的壓力或許表面上平息了孩子的脾氣,卻加劇了他內(nèi)心的沖突與困惑,因為大人講的道理并沒有讓他心服口服,未解開的心結(jié)潛伏在他的意識深處,成為暗中支配他未來行為的潛意識。
“共情”架設(shè)心靈溝通的橋梁
共情,需要父母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齡,返回人生的原點,根據(jù)孩子的閱歷、理解能力、做事方式以及情緒調(diào)節(jié)水平來理解孩子的心靈,感受孩子的困惑煩惱與喜怒哀樂。
與孩子共情,父母不會覺得孩子的行為是不可理解的,也不會認為孩子的事情無足輕重或者小題大做;得到父母共情,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接納與尊重,也就對父母產(chǎn)生信任與安全感。有了這樣的心理基礎(chǔ),孩子的心情才會平靜下來,理智與認知才能恢復(fù)正常水平,才有可能進一步接受父母的批評與教育。
在孩子發(fā)脾氣或者孩子之間發(fā)生沖突的時候,父母首先要與孩子共情。
天天的媽媽可以這樣做——
蹲下來,看著天天,幫助天天說出他的心里話:“你和壯壯都喜歡這個小汽車,是嗎?”觀察天天的反應(yīng),看他是否認可自己的解讀,如果天天沒有異議,接著交流,將孩子能一步一步應(yīng)答的推理蘊涵其中。“如果他拿了小汽車,你沒有拿到,你會不高興,是嗎?”→ “如果你拿了小汽車,他沒有拿到,他會高興還是不高興?”→“如果壯壯不高興了,他還愿意玩嗎?”→“如果他不愿意玩了,你還能與他玩得高興嗎?”→“你覺得是小汽車重要呢,還是與壯壯玩得高興重要呢?”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對天天“喜歡小汽車”以及“得到小汽車就高興”等情緒進行了共情,同時還引導(dǎo)天天共情壯壯,從自己得不到小汽車不高興去感受壯壯得不到小汽車也不高興的情緒——這樣,天天在情緒與認知上的沖突都得到了化解,而且這種化解是孩子內(nèi)在的領(lǐng)悟,不是外在的灌輸。共情改變了媽媽的強權(quán)教育,也促進了孩子的自我成長。
“共情”之法:換位思考與體驗
“共情”的關(guān)鍵在于拋卻自己的立場與成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同身受對方的思考與體驗。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情緒體驗,我們不容易很快、很準地察覺對方的心靈世界,也不容易很快、很準地找到合適的共情表達方式,讓對方感覺到我們的共情。共情,需要雙方共同探索,在不斷的互動交流中達到理解與溝通。
共情是共鳴,不是評價和說教
共情不是一句簡單的“我理解你”之后,立刻轉(zhuǎn)為“但是”,以“正確的道理”來判斷和評價孩子的是非對錯,然后等著孩子點頭或者“默認”了,再很快付諸行動、“知錯就改”。 這樣孩子實際上沒有被理解,他的想法和情緒并沒有機會澄清,他并沒有領(lǐng)會自己為什么會發(fā)脾氣,發(fā)脾氣到底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什么不愉快,而是懵懵懂懂地接受父母的說教。
共情要讓孩子產(chǎn)生共鳴,感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在自己的心里和父母的眼里都有存在的理由。
你可以做的是——
1.用“你現(xiàn)在的感受是……,因為……”“你的意思是……”“你想說的是……”等句式,幫助孩子說出心里話。
2.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可以用“我愿意聽聽你的想法”等句式鼓勵孩子自己表達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