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小動物是每個處在學齡階段幼兒的共性,它們可愛、聽話、討人喜歡。而這一活動,正是在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基礎上,開展的。原本在設計這一活動時,主要目的是讓幼兒認識袋鼠,了解袋鼠的體型,生活習性等,為了讓孩子更好的了解袋鼠,事先就布置了孩子回家和家長一起了解袋鼠的知識,熱心的家長還打來了袋鼠的圖片。而在教學過程中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扮演袋鼠更感興趣。
孩子們在游戲中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試著用各種材料裝扮自己。但在實際地操作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遠遠超出了我的設想。
如圖片上出現(xiàn)的兩只小袋鼠,它們各有各的可愛,各有各的獨特之處。欒雨薇小朋友為了模仿袋鼠,特意選了奶奶的圍裙,讓人從遠處一看就明白她扮的是袋鼠媽媽。而周維奕小朋友所用的是一條背帶褲,我們得從他的頭頂上往下看,才能聯(lián)想到這是頭"小鹿",用他的話說就是:我是只小小袋鼠,口袋還沒長大呢!仔細想想,他說的還真有點道理。
俞昆鵬小朋友也不差,他居然想到用我的包,再用一圍巾將自己偽裝成袋鼠,他那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被大伙兒一致認為是班里最可愛的小動物。
其余的小朋友在活動中也表現(xiàn)的不錯,充分發(fā)揮想象,動手動腦創(chuàng)作。最值得我欣慰的是本次活動中幼兒間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了。他們不僅一改以往只顧自己的自私想法,主動去幫助他人,為別人取得榮譽而感到高心,真正實現(xiàn)了互幫互助。
而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僅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操作,做中玩、玩中樂,注重了幼兒情感的交流,使整個幼兒真正地達到了教育目的。(胡艷花)(二)袋鼠是孩子喜愛的一種動物。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就玩過《袋鼠媽媽》的游戲,對袋鼠媽媽的口袋很是好奇。課前一周,我請家長配合搜集關于袋鼠的資料和圖片,可以上網(wǎng)下載資料和圖片,也可以翻閱《百科全書》,電子文檔、手寫都可以。并且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搜集,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孩子觀察、講述,讓他們能在課堂上有所講。事實證明:家長的參與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資料。課程中,我安排了"幼兒討論"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并向周圍的小伙伴或大家介紹。凡是按照老師要求,家長帶領孩子一起搜集資料的,孩子的講述積極性和情緒都較無準備的幼兒好,講述語言也很有條理。我覺得:家長的關心和配合很重要,孩子從中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是一種積極的情感! (張慧)附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及其生活環(huán)境,知道袋鼠是一種善跳的野生動物。
2.知道袋鼠媽媽肚子上口袋的作用,培養(yǎng)對動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二、討論:我知道的袋鼠1.幼兒和同伴互相觀看自己準備的袋鼠圖片和資料。
2.幼兒講述自己準備的圖片和資料。
三、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并講述1.袋鼠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從外形上來觀察,如前后肢的不同、粗大的尾巴、雌性袋鼠肚子上有口袋等等,知道其體態(tài)特征的作用,并能用較流利的語言進行講述。
2.袋鼠媽媽肚子上的口袋有什么作用?
3.袋鼠一般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4.你還知道袋鼠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游戲:袋鼠媽媽五、小結(jié)知道要保護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