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買了輛新車,卻怎么也對它產生不了感情,總覺得這不是自己的車,倒是對舊車仍念念不忘。那天他閑著沒事,就自己動手擦洗。擦著,看著,便對它漸生感情,不由說一句:有付出才有愛!
聽到這兒我猛然醒悟,以前我總弄不明白,為什么那些有智障、殘疾的孩子,父母對他們反而更是寵愛,原來是因為他們的智障、殘疾,所以父母在他們身上付出的更多,因而愛也就越多。
“有付出才有愛”更是普遍運用在我們的幼兒教育實踐中。
剛接觸小班,面對一張張陌生的小臉,有的只是責任,談不上愛。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推移,每天我都去抱抱他們,俯下身來聽聽他們童言稚語,幫他們拉拉衣服穿穿鞋,帶領他們一起活動、游戲,漸漸地發(fā)現,自己班上的孩子一個個都是那么的可愛、漂亮,那份關愛由心底涌出,完全不同于剛開學時見到他們的感覺。那是因為我付出了,所以也就感受到了愛。
成人如此,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班級自然角里擺滿了各種小朋友喜愛的動植物,有色彩斑斕的金魚,活潑可愛的小蝌蚪,各種各樣的種子,孩子們都瞪大好奇的雙眼。老師一再囑咐,要愛護花草,只許用眼睛看,不要用手摸。可沒過幾天,金魚還是死了,花兒照樣折了。其實老師本身就犯了一個錯誤,沒有讓孩子們真正地對這些花、草、魚產生由衷的愛意。在讓孩子欣賞花、草、木、樹、鳥、獸、蟲、魚的同時,更應該讓每一個孩子真正懂得動植物都是有感情的,我們得關心它們,愛護它們。給花兒澆水、除草,給動物喂食,這樣花兒、動物便長得更好,這也就是小花、小動物在感謝我們呢。孩子們收到這份感謝,能不高興嗎?孩子們對這些動、植物付出了愛,對它們照顧管理了,小小的心靈也就自然涌起愛的念頭,誰也不會再去損傷這些寶貝們了。
網絡上流行著這么一句話:因為愛,所以該付出,也因為付出了,所以更愛了。愛其實是相互的,愛是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你對別人付出了,產生了愛,同樣別人也會相應地對你付出愛。正如去年春晚上的舞蹈《千手觀音》的寓意一樣,你伸出一只手幫助別人,那別人就會伸出一千只手來幫助你。
我們付出愛和我們得到愛同樣是一種幸福,世界是美麗的,生活是美好的,然而所有的美麗都是用愛營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