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怡很內(nèi)向,不喜歡與同伴交往,對他人反應冷淡,但她做事特別專注,特別認真。我一直想跟馨怡有更多的交流,以便走進她的內(nèi)心世界,幫助她更好地發(fā)展,所以,平常我會細心地觀察她的行為表現(xiàn),揣摩她的心理。
有一天的活動是認識圖形,在孩子們知道各種常見圖形的特征后,我讓她們畫圖形。雖然馨怡的繪畫技能不高,但她很專注。此時,我假裝不經(jīng)意地與她旁邊的一個孩子說:“馨怡畫得可認真了!畫得也不錯。”這時,我發(fā)現(xiàn)馨怡的表情有所變化,她悄悄地看了我一眼。于是,我轉(zhuǎn)了一圈,仍然裝作不經(jīng)意地走到她跟前。這次,她終于抬頭看我了,我便給了她一個鼓勵的眼神,并微笑著用力朝她點點頭,她沖我羞澀地一笑。從對望的眼神里,我們感覺彼此有了交流。
從此以后,馨怡與我的交流慢慢多了起來,我也給予她更多的關注,針對她的個性特點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幫助她與同伴交往,樹立信心。就這樣,一個多月后馨怡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較大的進步。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孩子,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才能有效幫助孩子。馨怡屬于內(nèi)向型的孩子,渴望被肯定,又害怕太張揚;喜歡被表揚,又很害羞。對于這樣的孩子,如果大張旗鼓地表揚她,她會不自在;如果對她不聞不問,她又會很失落。所以我采取了適合她的教育方法,果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