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解: 本活動來源于主題《親親熱熱一家人》,目的是讓幼兒按照物體的關聯(lián)性將常見的物品歸類,從而能增進寶寶與家長之間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剛剛脫離家庭,對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較感興趣,但是他們對這些常見物品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寶寶送物品》這一活動從幼兒實……教材簡解:
本活動來源于主題《親親熱熱一家人》,目的是讓幼兒按照物體的關聯(lián)性將常見的物品歸類,從而能增進寶寶與家長之間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剛剛脫離家庭,對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較感興趣,但是他們對這些常見物品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寶寶送物品》這一活動從幼兒實際生活出發(fā),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送一送形成對生活中常見物品更準確的認知并能在此基礎上為不同人物匹配物品。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關聯(lián)性將常見的物品歸類。
2、愿意參與為家人送物品的活動。
重、難點:
能按物體的關聯(lián)性將常見的物品歸類。
活動準備:
1、教具:圖片:手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各一)、人物圖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2、學具:幼兒操作紙、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各一)、拐杖、女士包、領帶等。(幼兒人手一份)設計理念: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本次活動從實際生活出發(fā),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送一送形成對生活中常見物品更準確的認知并能在此基礎上為不同人物匹配物品。
設計思路:
活動開始我通過談話,引導幼兒回憶,遷移生活中的經驗,分辨常用的一些物品,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家人,并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在此基礎上進行操作,操作又分為個別操作和集體操作,引導幼兒通過找一找、說一說進一步認識物品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最后是集體檢驗糾錯,利用幼兒間的個別差異來進行糾錯。
活動過程:
1、 了解物品與人的關聯(lián)性。(3分鐘)出示人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圖片。
師: 看,誰到我們教室來做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進行觀察并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從他們身上的不同物品就可以看出他們是誰了。
師:看,家里的手套都亂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找不到自己的手套了,誰能來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手套?
小班幼兒已經初步具有觀察的經驗,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幼兒通過觀察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能通過人物身上的物品分辨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同時,教師的小結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了"物品與人的關聯(lián)性"。
2、寶寶送物品。
(1)個別幼兒送物品。(3分鐘)請個別幼兒送手套并講述原因。
師:你是怎么送的?為什么要這么送?
教師小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手套是不一樣的,我們從手套的不同特征就可以看出來了。
用同一種物品--手套來引導幼兒通過細致觀察、一一比較的方法來判斷手套送給誰。
(2)全體幼兒送物品。(12分鐘)師:家里還有很多其他的物品,我們首先來看看他們是什么。
介紹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師:我們一起來送一送,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東西放到他們下面,記住一邊送要一邊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送。
幼兒送物品并講述原因。
幼兒集體操作時,教師所選材料有了遞進,有一組(4雙鞋子)同類的物品,還有一些其他特征比較明顯的物品,如拐杖、領帶等。引導幼兒在細致觀察、一一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更全面的判斷,進一步鞏固幼兒對"能按物體的關聯(lián)性將常見的物品歸類"這一目標的達成。
3、展示幼兒作業(yè),集體檢驗。(2分鐘)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送的?為什么要這樣送?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驗、糾錯。
評價幼兒作業(yè)時,先選用操作正確,比較有序作業(yè)進行點評,再選用一些比較典型的作業(yè),引導幼兒自評,利用幼兒間的差異資源進行互評。
課后反思:
本活動來源于主題《親親熱熱一家人》,目的是讓幼兒按照物體的關聯(lián)性將常見的物品歸類,從而能增進寶寶與家長之間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對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較感興趣,但是他們對這些常見物品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寶寶送物品》這一活動從幼兒實際生活出發(fā),引導幼兒通過認一認、說一說、找一找、送一送進一步認識常見物品,并能給不同人物進行匹配。教師在教學具方面做了比較深入的思考,在教具方面,首先選用一組同類物品,讓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方法--比較,同一組物品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很容易就能判斷出物品該送給誰。在幼兒操作材料方面,又有了遞進,用了一組同類物品,另外還選了4個特征較明顯的物品,難度有所提高,對幼兒更具挑戰(zhàn)性,幼兒對判斷物品的關聯(lián)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判斷物品該送給誰,不僅可以通過比較,還應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明白物品的用途,從而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