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從分析、利用觀察資料看A教師對于點點為什么天天哭,未能從不會說、不會穿、不愛吃等表面現(xiàn)象,深入到內(nèi)向、膽小、適應不良這樣的性格特征是怎樣形成的層面去尋找原因。小班幼兒,為難時會哭,可能是情感需要沒被滿足;若因為恐懼,則要分析是什么使兒童缺乏安全感;要是不習慣,就要尋找孩子對哪些環(huán)境、事物、現(xiàn)象不適應。也就是說,對于天天都哭的孩子,教師首先考慮的應是如何調(diào)整情緒,而并非是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B教師的做法比較妥當。她透過“來園時哭鬧”這個表面現(xiàn)象,看到了家庭變異后給幼兒心靈造成的創(chuàng)傷。教師并不費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是真是假,而是首先給予情感上的安撫,并由此而確定了“幫助他度過情感饑荒”的教育策略。
顯然,A、B兩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工作,一個浮在面上,一個切入實質(zhì)。那么,這項工作的特點、規(guī)律、要求是什么呢?到底應該怎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