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增高,寶寶的戶外活動增多,不管在幼兒園里還是在家里,類似“吃毛桃”的游戲越做越普及。游戲是這樣的:一個班或一大幫小朋友圍成一圈,蹲在地上一邊拍手一邊念:“吃呀,吃呀,吃毛桃,吃得我的心里好難受。找個地方坐一坐——。”其中,一個小朋友沿著圈外邊走邊念,一邊在尋找可以“坐下來的”地方。走著走著,兒歌結束,圈外的小朋友就近“坐(半蹲倚靠)”在一個蹲在地上的小朋友身上。兩個小朋友對話完畢,蹲在地上的小朋友奮起去抓剛才“坐”的小朋友,奔跑一圈后,快速蹲在起跑的地方。整個游戲與傳統(tǒng)游戲“丟手絹”相比,“說”“唱”不同,形式相似。傳統(tǒng)的游戲“丟手絹”不適合學齡前的寶寶,這在早幾年就有專家、老師評點,F(xiàn)在這種 “吃毛桃”的游戲,因為得到小朋友的喜歡,還沒有引起父母和老師的足夠重視。其實,這類游戲?qū)殞毜纳眢w,尤其是對寶寶的心臟非常有害。幼兒的心臟跳動本來就比成人快的多,平均每分鐘一般在一百次左右,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減。劇烈的奔跑對幼兒來說已經(jīng)很不適宜,加之跑上一圈、兩圈后猛然坐下來,寶寶心臟的壓力非常大。加上寶寶一邊氣喘吁吁,一邊還要拍手,念兒歌,奔跑揚起的塵土容易被寶寶吸進肺里,很不衛(wèi)生。寶寶雖然難以消受,但由于游戲的趣味性,他們還是玩得津津有味,特別高興,不利健康的方面就不易被人們重視。由于寶寶喜歡,教師便于管理,父母認為歷來如此而不以為然。如果把以上的道理講給他們聽,多數(shù)人還是能夠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