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以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當爸媽高高在上時,自然會與孩子拉開一定的距離,溝通更是無從談起。其實,孩子有他們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態(tài),蹲下來和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對話,我們才會理解孩子的心和想法。
溝通的前提就是父母要能夠從孩子角度來想、來觀察、思考孩子這么做是什么原因。當爸媽能夠更加理解孩子的時候,就不會再覺得他們的舉動是無意義的,就能與孩子很好地溝通了。
第二招:建立和孩子的信任感
只有信任,才會讓孩子愿意把心里的話告訴爸媽。孩子年齡越小,親子之間的信任度越高,然而,隨著孩子日益長大,親子之間的信任度卻可能呈下降趨勢。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尊重與關(guān)懷。父母要擴大與孩子的溝通范圍,除了學業(yè),更要關(guān)心孩子的快樂與煩惱。
第三招:多給孩子自主選擇權(quán)
孩子大約在3歲左右就已經(jīng)開始擁有簡單的決定能力了。這時,爸爸媽媽要有責任有意識地進行教育,讓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主,如果他們選的不合適,爸媽可以給出意見,但最終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讓他們?yōu)樽约旱男袨樨撈鹭熑蝸怼?/p>
這樣,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他們也會知道,爸爸媽媽會一直站在他身旁,一方面有來自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當自己犯錯誤時又能夠得到父母的指導和幫助,這種狀態(tài)對于孩子而言是很棒的,而當孩子有了積極的成長心態(tài),親子溝通當然也會變得更為順暢。所以,不妨讓孩子做一些小的選擇,練習思考能力,學習對自己的決定負責,在生活中學習思考。
第四招:根據(jù)特點來培養(yǎng)孩子
無論現(xiàn)在的父母有多忙,在孩子的教育上還是要做個有心人,不能只注重物質(zhì)上的給予,更多的可以進行情感教育。爸爸媽媽在平時可以多觀察孩子的個性特點,不進行盲目地施教,通過一些親子活動來引導孩子發(fā)揮自身的長項。如果爸媽希望孩子成長為什么樣的人,那就應該盡早為其做一個符合孩子個性需求的規(guī)劃,當孩子可以嘗試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時,許多親子間的誤解和矛盾自然可以化解。
第五招:也要樹立適當?shù)耐?/p>
和孩子平等地溝通、做朋友,并不意味著遷就和溺愛,父母適當?shù)耐胚是需要的,既要平等地對待孩子,使孩子樂于和爸媽玩耍、游戲、談心,又要建立起父母應有的威信。這其中的平衡點需要父母巧妙地把握好。
在親子溝通方面,只要爸爸媽媽肯花時間,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感受,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愿意首先放下高高在上的地位,耐心的去做,孩子就會樂意和父母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愿意接受父母所給的意見和建議,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親子溝通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