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夫妻一方或雙方帶著子女重新組建家庭的情況越來越多,重組家庭的子女教育也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社會問題。繼父母與繼子女本身沒有血緣關系,如果繼父缺乏慈祥,繼母缺乏母愛,又都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會在對待子女的態(tài)度上出現(xiàn)問題:
專家稱,繼父母容易對子女評價過低而又要求過高。在大多數(shù)親生父母眼里,不管孩子有多大,他總是小孩子,孩子有一點進步,父母都高興得不得了。而在繼父母眼里,總認為孩子已經大了,有4艮多事他自己應該會做,而且應該做好(實際上有些事不是他那個年齡能做的)。對孩子有一種不切實際的超前要求。在這種心態(tài)下,雖然有時孩子把事情做得已經很好,但繼父母卻覺得沒有什么可值得夸獎的,反而認為應該做得更好。這樣,繼父母一般對孩子的成績和進步評價較低,讓孩子感到力不從心。
我們知道,幼兒對自己的評價主要是根據(jù)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確定的,來自父母的評價影響著孩子的自我認識。
過多的消極評價對孩子起著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作用。如果孩子經常得到過度的消極評價,很容易形成消極抵抗的心態(tài)以及消極的行為。比如,你對孩子說:“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皮呀”,“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呀”等等,孩子可能真的越來越不聽話。如果孩子得不到應有的豉勵和欣賞,還會逐漸喪失自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