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孩子的謎思:
1.都是我的錯,是我不乖。
2.爸爸媽媽離婚,真丟臉。
3.我什么都比別人差,因為我沒有爸爸(媽媽)。
4.沒有爸爸(媽媽),再也沒有人會愛我了。
5.這一切都是他(爸爸或媽媽)害我的。
6.男人(女人)都不是好東西。
7.家里都這樣了,做得再好也沒有用。
8.爸爸(媽媽)分開就是不要我了。
9.別人欺負我,都是因為我沒有爸爸(媽媽)。
單親家庭的孩子帶著這些錯誤的想法及疑惑長大成人,單親父母也因錯誤的迷思悲傷失落地活著,而別人的“標簽”和負面的態(tài)度,也影響著這類人群在社會上的適應。所以,在單親家庭擺脫困境之際,破除人們心中的障礙和迷思是根本之道。
單親孩子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面對破碎的家庭,最感到無助的就是孩子。處于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心里會有什么感受?青少年心理專家分析,孩子以下幾種情緒最為突出:
被拒絕感這是單親環(huán)境中成長的青少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論孩子的父(母)親是逝世或離婚,他們都有被拒絕感。青少年對于被拒絕———不論是表現(xiàn)出來或感覺到的,尤為敏感。由于單親父(母)親必須獨力應付生活的重擔,大部分時間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節(jié)日或場合———盡管孩子知道父(母)親已盡力而為,但在情緒上,被拒絕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續(xù)。
憤怒在情緒混亂時,孩子會感到憤怒。當父(母)逝世時,孩子會覺得自己被欺騙,失去了父(母)的支持與關愛。而離婚更會加重這種情緒,尤其是憎恨離開的一方。然而,青少年很多時候都不會對離開的一方表達自己的憤怒,反而是向撫養(yǎng)他的父(母)發(fā)脾氣,將家中的父(母)當成發(fā)泄怒氣的對象。
缺乏安全感或不健全的自尊打擊他們自我價值感的有三種因素:導致父母離婚的環(huán)境;離婚的過程及父母離婚后的情形。他們可能覺得跟其他有完好無缺的家庭的朋友有很大不同。
退縮當人們在一段關系中受傷害,本能的反應是退縮、拒絕說話、不愿付出愛與關懷。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覺得與父母有距離,覺得突然被朋友疏遠———盡管親友或同學老師并沒有以異樣的眼光看待和判斷他們,但他們?nèi)钥赡苁柽h這些人。他們會感到命運不公,為什么這種事情發(fā)生在我的家里?在自我退縮的行為中,許多青少年會感到非常孤單,覺得自己沒有朋友,十分無助。因此,在情緒上可能會憂郁。
協(xié)助孩子走過過渡期
家庭中擁有父母雙親,是一個健全、完美的組合。但很不幸,生活在不太完美的世界里,死亡、離婚、分居而形成的單親問題層出不窮,多少孩子就在這些不同的環(huán)境中成長。成人的任務,就是要協(xié)助他們,走過最艱難的這段時光。
一名兒童精神科醫(yī)生曾指出:“影響孩子情緒成長的決定性因素并不是父母的離異或去世,而是家中的整個家庭氣氛。當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好時,孩子也會感到十分困擾。”她稱之為“情緒上的離異”,并認為這對孩子造成的困擾要比父母實際離異的困擾更大。
最重要的一項,是向孩子保證,雖然只有父親或母親,親人朋友一直愛他。
相信許多孩子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都非常不適應,這時候,要多與他們接近,并傾心交談。要讓他們明白,可能與同齡人相比會感到委屈,但過后你可能會高興地發(fā)現(xiàn):比同齡人獲得了更多鍛煉的機會,更加自立、有擔當、善解人意。
請不斷傳遞這樣的觀念: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他經(jīng)歷過什么,而取決于他怎樣用行動和對生命的至誠塑造自己的未來。生活中意想不到的變化對我們產(chǎn)生何種影響,并不取決于這些變化本身,而取決于我們對這些變化的態(tài)度和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