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親這一角色進行交往時,表現(xiàn)出來的幾乎空白,也可以說她在排斥父親這一角色在家庭中的行為,如不及時加以彌補,很難說并不會對她成人后的生活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也許,離婚對成人來說是一種解脫,但對孩子來說,無論如何進行彌補,都將是缺了邊的月亮,可可的事又留給我們一個不得不深思的問題!
據(jù)心理學家的調(diào)查,父母離異對不同年齡的兒童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大部分都表現(xiàn)為多疑、閉塞、自卑,反抗性和攻擊性強。很多單親家庭的父親或者母親,對離婚后的生活缺乏足夠的精神準備,對孩子教育方法失當,有的放任自流,有的過度溺愛。尤其是帶著男孩的父親,離婚后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照顧很少,缺乏經(jīng)驗和耐心,父子倆的生活很易陷入無序之中。面對粗心大意的父親,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可能會放任自己,結交不良朋友,養(yǎng)成好吃懶做等壞習慣,甚至墮落到犯罪的地步。另有一些父親或母親,總認為離婚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太大,不忍心再對孩子嚴格管教,結果過度縱容溺愛反而害了孩子。
經(jīng)濟困窘、生活無序和情感缺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最突出的問題。還有為數(shù)不少離異的父親或母親不給或少給子女撫養(yǎng)費,使孩子過早地品嘗了生活的艱辛。這往往會使孩子陷入自卑之中,覺得自己事事不如別人,膽小怯懦,進而封閉自己,不愿和他人交往。
前路茫茫:來自單親母親的慨嘆
白天,她在人群中忙忙碌碌,和所有的女人沒什么兩樣。可是一到夜晚,筋疲力盡夾著無邊的寂寞無情地吞噬著她的心。面對孩子,她努力表現(xiàn)出堅強,盡其所能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在同事甚至親朋面前,她表現(xiàn)得無比堅強,生怕自己的脆弱會招致她并不需要的憐憫;而面對自己的時候,她又總是那么脆弱,嘆息和眼淚是她的秘密伙伴……這是對一位單親媽媽的真實寫照。
在離婚判決中,孩子撫養(yǎng)權通常大多歸屬于母親。有調(diào)查顯示,單親母親已占到已婚婦女總人數(shù)的10%--15%。
珍已是35歲的主婦了,丈夫因為常年出差在外有了外遇,她知道一切已無法挽回。對丈夫的自責、解釋她報以嘲笑,她只提出一個條件:兒子由她撫養(yǎng)。對方倒很爽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離婚后最初幾個月,前夫還能準時送來撫養(yǎng)費,漸漸地,前夫?qū)鹤雍驼洳宦劜粏柫恕U涫莻要強的女人,她作好了無論如何也要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的打算。從此,她開始了一種近似于疲于奔命的辛勞生活。每天早上6點種起床做早飯、忙家務,隨后又急匆匆地送兒子到學校。上班其間溜出來買菜,中午又得接兒子回來……到了晚上她整個人就癱在床上。日復一日,皺紋過早地爬滿了額頭,人顯得蒼老了許多。她承認一個人帶孩子的苦衷:工作、家務,并不寬裕的經(jīng)濟收入。她不是沒想過, 讓另一個男人與自己分擔生活的重負,可是,這并非如同兩個數(shù)字相加那么簡單,可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走出無愛的婚姻,對許多女性來講,來自于一種勇氣。離婚時,她們咬定要爭取對孩子的撫養(yǎng)權,因為孩子是媽的心頭肉,是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墒,當婚姻真的淪為空城,只有自己和年幼的孩子相依時,所承受的來自于經(jīng)濟、心理、住房、孩子教育問題等等壓力,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那么的脆弱無力!
超越冰點:將執(zhí)子之愛進行到底
怎樣從過去失敗婚姻的記憶中走出來?如何用樂觀輕松的態(tài)度,重新營造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如何將離異帶給孩子的負面性降至最低?教育學者、心理專家已經(jīng)開始更多的關注這一群體 ,讓每一個單親家庭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理解。如果有一天,單親家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坦然地向別人提起自己的家,并真心地說一聲“我同樣很快樂”,那么,這意味著我們社會的另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