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孩,父親在家時間很少,一周回不了一兩次,全職媽媽的母親孤獨憂傷深重。兒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里只剩母親一個人。相依為命三年的母子,兒子怎能撇下母親不管,獨自自由成長。他要回去照顧可憐的不幸福的母親。怎么辦呢,潛意識有辦法。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象和現(xiàn)實常難以區(qū)分,他太想被老師打,常給家人說老師打他,甚至夜間常做噩夢,縮在床角說“別打我,別打我”。最后,只能讓他先回到家里。這個孩子白天還高興地對別人說:“我有精神疾病”,兒童的潛意識防御相對成人來說較輕,語言和行為中常常會流露出來。
家庭的魔咒:男人毀女人,女人毀兒子,兒子再毀自己的女人
二十世紀英國杰出的小說家勞倫斯,在其成名作《兒子與情人》中,把母子之愛和情人之愛的矛盾、復雜的心理描寫得非常細膩:
所有的孩子,尤其是保羅都特別反對父親。在父親莫雷爾因傷住院后,保羅高興地對母親說:“現(xiàn)在我就是家里的男人了!”
這種家庭悲劇其實是勞倫斯自己早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勞倫斯于1885年9月11日誕生在諾丁漢郡伊斯特伍德礦區(qū)一個礦工家庭。做礦工的父親因貧困、粗暴和酗酒,與當過教師的母親感情日漸冷淡。母親對兒子的畸型的愛,使勞倫斯長期依賴母親而難以形成獨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愛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親病逝后,勞倫斯才掙扎著走出畸形母愛的怪圈。
這種戀母或者說戀子情結輕一點時,可能還允許兒子娶個媳婦回家。但是,回到家里還要百般折磨,橫挑鼻子豎挑眼等,如情敵一般。
我中學時讀語文課本里的《孔雀東南飛》時,對焦老太太也是恨得牙根疼,焦仲卿的母親估計在封建社會是比較常見的,只不過焦母可能對兒媳劉蘭芝百般挑剔過分些而已。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啊,可見當個媳婦多么不易啊,大好的青春拿來熬。女人們相比較對年老色衰的擔憂,日子好過些可能更重要。
兒子在哪里,兒子常常逃離現(xiàn)場,留下兩個女人對戰(zhàn)。所以說婆媳關系,看似不關兒子的事情,其實母子關系才是核心。
從這個角度出發(fā),世界各國都在不斷上演的家庭悲劇是:一個男人毀了女人,然后女人因為無法填補的情感空虛,讓忠誠守護自己的兒子繼丈夫的位,結果毀了自己兒子的人生,兒子成年后因為承擔著母親情感丈夫的角色,無法給自己的女人完整的愛,毀了自己的女人。
于是,新的輪回又開始了。男人毀女人,女人毀兒子,兒子再毀自己的女人……
我們在象征層面上理解幼兒的性心理發(fā)展過程,不要直接拿來和現(xiàn)實對照。比如,“父親”這個人雖然現(xiàn)實中存在,但是代表著力量和保護的“父親角色”并不一定在孩子內(nèi)心自然存在,孩子仍然可能呆在二元關系里。反過來,“父親”這個人即使現(xiàn)實中不在,但是代表著力量和保護的“父親角色”也可以在孩子的內(nèi)心存在。“父親角色”的功能發(fā)揮是間接的,通過母親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