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了,我接替了正在請假休息的老師進了中班,在這群可愛的小鬼面前我是陌生的,而我對于他們每一個的情況也不清楚。憑借以往的帶班經(jīng)驗,我照例帶著小朋友去進行體鍛,在我下了分散玩體育玩具的口令后,孩子們像憋了許久獲得了釋放一樣興奮地沖了出去,只有一個小朋友靜靜地呆在一旁,似乎別人興高采烈地追鬧玩耍一點也勾不起她游戲的欲望?粗@一切,我走了過去對這個幼兒說:“大家都在開心地玩,你怎么不去呢?”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出乎我意料的回答:“老師我不想玩。”我愣了一下,百思不得其解,《綱要》上不是說幼兒需要游戲嗎?能夠像這樣有這么大的場地,可以無限制地奔跑、嬉戲,這不是孩子最喜歡的事情了嗎?為什么她會不想玩呢?于是我對他說:“大家在一起玩很開心的,你也參與進來好嗎?”她先是遲疑了一下,然在我的開導(dǎo)及終究抵擋不了同伴爽朗笑聲的誘惑,她似乎很不情愿地去拿了一根花棒勉為其難地甩了幾下。
類似今天這種情況,著實讓我犯愁了,為什么會有小朋友不愿意參與活動呢?為什么會有不想玩的想法呢?這是我事先從沒想過的。總以為做幼兒教師有一段時間了,對幼兒總會有一定的了解,況且我們每天著手這么多的反思、總結(jié),平時總自詡對幼兒的心理多少是有一定認識的,難道這些都是趨于表面的,對孩子內(nèi)心世界的想法,我們的了解還是欠缺的?孩子在想什么!又想做些什么!這些我們都知道嗎?
現(xiàn)在一個班上的班容量越來越大,家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強,老師的工作與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形下,做為老師,我想的更多的首先是幼兒的安全問題,保證每一個幼兒都在自己的視線底下,其次才會去關(guān)注幼兒想些什么,和幼兒的距離似乎也越來越遠,我有些迷惑了,或許我們一線的老師應(yīng)該更多的思考,探索一條便于集體操作又更有利于幼兒個性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